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评价研究——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为例

发布时间:2017-05-02 04:04

  本文关键词: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评价研究——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作为典型的农牧区,其农用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耦合关系。在明晰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内涵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度评价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发现:1997年-2006年,塔里木河流域农用地生态子系统与经济社会子系统综合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但二者演化速度差异较大,反映出流域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内部胁迫—约束机制加强;通过耦合度的发展演变得知流域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在1997年-2001年、2002年-2004年、2005年-2006年三个时间段分别处于过度开发型、强烈开发型与协调型状态,耦合态势逐步好转,经历了由不协调到协调的过程。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 耦合发展 耦合度 塔里木河流域
【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07GXQ4D193)
【分类号】:F205;X24
【正文快照】: 1引言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区域经济社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与耦合态势评价[1-3]、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探析及评价[4-6]等研究十分丰富。同时,土地生态经济有关研究也逐渐深入。王万茂、张兆福等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唐宁;廖铁军;;基于能值分析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2 黄金川,方创琳,冯仁国;三峡库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定量辨识[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2期

3 方创琳;杨玉梅;;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的基本定律[J];干旱区地理;2006年01期

4 邵波,陈兴鹏;中国西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现状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5年01期

5 刘耀彬;;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特征及机制——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6年03期

6 张兆福;魏朝富;谢德体;;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机制及其调控研究[J];生态经济;2006年06期

7 吴跃明,郎东锋,张子珩,张翼;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模型及其指标体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年02期

8 王万茂,李俊梅;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年02期

9 张富刚;刘彦随;王介勇;;沿海快速发展地区区域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海南省为例[J];资源科学;2007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正华;泥河沟流域土地生态经济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玉苗;张涛;;苏北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2 王长征,刘毅;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3 李利锋,郑度;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4 李鹤;张平宇;刘文新;;1990年以来辽宁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度评价[J];地理科学;2007年04期

5 刘耀彬;陈斐;李仁东;;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模拟及调控策略——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7年01期

6 寇晓东;薛惠锋;;1992~2004年西安市环境经济发展协调度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04期

7 余娟;吴玉鸣;;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估与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7年04期

8 邵波,陈兴鹏;中国西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现状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5年01期

9 任志远;;陕北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动态变化定量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5年05期

10 张永明;宋孝玉;沈冰;沈清林;张晓伟;;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策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增发;中小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规划的理论与模型研究--无定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规划实例[D];西安理工大学;2001年

2 梁飞;海洋经济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王景福;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绵阳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4 韦新良;森林生态旅游系统数量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邓波;草原区域草业生态系统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6 赵书茂;基于GIS的区域可持续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7 陈新军;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8 彭秀平;矿业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与动态评价方法[D];中南大学;2004年

9 孙卫东;区域国土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2年

10 于冬;面向数字城市的复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秀英;城市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2 杨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环保指标设计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3 焦杏春;陕西省大熊猫栖息地及周边地区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袁欣艺;深圳市福田区水环境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杨勋林;基于GIS和SD模型的桂西北石山区生态承载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詹锋;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估与分析——兼对江西省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7 王小红;遵义地区生态建设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8 许伟;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及其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9 张云奇;山区小流域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空间耦合关系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杜英;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耀彬,李仁东;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动及动力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1期

2 黄金川,方创琳,冯仁国;三峡库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定量辨识[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2期

3 黄胜;梁川;;基于相空间神经网络耦合模型的径流降尺度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4期

4 张振杰;杨山;;基于系统行为的城乡耦合地域空间演变规律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2期

5 任继周;藏粮于草施行草地农业系统——西部农业结构改革的一种设想[J];草业学报;2002年01期

6 万里强,李向林;系统耦合及其对农业系统的作用[J];草业学报;2002年03期

7 张英俊;农田草地系统耦合生产分析[J];草业学报;2003年06期

8 任继周,万长贵;系统耦合与荒漠─绿洲草地农业系统─—以祁连山一临泽剖面为例[J];草业学报;1994年03期

9 任继周,,朱兴运;农业生态生产力及其生产潜势─—兼论“有动物农业”的重要意义[J];草业学报;1995年02期

10 任继周,贺达汉,王宁,朱兴运,李镇清;荒漠─绿洲草地农业系统的耦合与模型[J];草业学报;199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谋军;贵州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类型研究——以遵义市为例[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京华;林承亮;肖玮;;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耦合性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晓;塔里木河流域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2 冯立新;交通方式对跨界旅游区景区可达性影响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3 宋俊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耦合发展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评价研究——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0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40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c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