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
本文关键词:中国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的生态经济理论经历了以维护生态平衡为核心的研究、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研究和以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研究三个阶段。而中国生态经济实践的研究进展主要表现在:旨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度研究、区域层面上的生态省建设研究和产业集群层面上的循环经济实践研究。中国生态经济学必然会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的理论保证。
【作者单位】: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经济 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F062.2
【正文快照】: 生态经济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旨在摆脱现实社会面临的诸多困境的新的经济理论。它通过研究自然生态和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探索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性,并为资源保护、环境管理和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作为一种理论体系,生态经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山;生态时代已降临中华大地[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子迎,檀根甲;水稻纹枯病生境生态位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王加真;关于边坡植被恢复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5期
3 杨峰;王阶祥;腾俊磊;陈德华;;不同类型棉田生态系统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4 王树锋;;数学生态学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2期
5 彭旦明,马珠,姚喻,彭镇华;枫杨、乌桕灭螺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S1期
6 王子迎,吴芳芳,檀根甲;生态位理论及其在植物病害研究中的应用前景(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7 侯绍刚;张晏卿;;科技进步创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雷长群,顾培亮;可持续发展价值学论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9 向杨;余洪燕;罗言云;杨淼;;城市公园绿地边缘效应及其影响研究[J];北方园艺;2010年04期
10 蒋敏元;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战略构想[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健;吴普特;冯浩;王秉荣;王成;王丽;;气候干暖化棉花抗旱种质创新及生态节水机理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2 杨振民;;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是实现企业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3 董云仙;;略论昆明市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内容[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4 高晓辉;梅昀;;生态位理论在土地利用变化中的研究——以包头市九原区为例[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慎;原道谋;张佐友;;关于由中国生产力学会倡导创立生产力科学大部类的建议[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6 徐映梅;;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国民核算框架设计[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包维楷;陈庆恒;刘照光;;山地退化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恢复与重建研究[A];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8 蔡琴;齐晔;;生态文明的科学基础与人文视角浅析[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9 张文涛;;资源性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与探讨——与贵州实际情况相结合[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宁清同;;生态文明需要生态法治的支撑[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前安;社区体育俱乐部与政府、市场、社区关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张忠华;喀斯特森林植被种群生态学与群落稳定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建国;新疆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波;云南旅游地质景观类型与区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锋;黄土丘陵沟壑植被恢复区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时空动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郑四渭;森林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理论与实践[D];浙江大学;2001年
8 杨万勤;土壤生态退化与生物修复的生态适应性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9 王得祥;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及其植被恢复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10 杨明;可持续发展的矿业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悦;城市道路景观整治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海龙;基于物元分析法的矿区生态健康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庞s
本文编号:339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39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