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走廊总体发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0 06:56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在长期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不断强化环境保护,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凸显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走向双赢的趋向。旅游发展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饰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逐步成为我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同时随着我国居民的收入增长和节假日制度的改革,居民的旅游需求将向着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生态旅游作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成为旅游业中最具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之一。生态旅游是对传统旅游观念的更新与转变,更加强调“生态”与“旅游”和谐共生,兼具保护自然资源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功能,以感知生态为新潮流、以休闲体验为新热点、以文化知悟为新动力、以城郊游憩为新领域。生态旅游从传统的单一风景观光向创新理念的多元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传统发展理念下显露出来环境与社会问题,从而实现生态、社会、文化、经济的多方面突破。本文对生态旅游、旅游走廊的核心概念进行阐述,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案例进行研究,对生态旅游走廊的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再对生态旅游走廊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发展模式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之上对渭南秦岭北麓地区生态...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走廊总体发展策略研究


研究范围示意图

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走廊总体发展策略研究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渭南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走廊总体发展策略研究


渭南自然地理环境现状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廊道概念界定[J]. 邱海莲,由亚男.  旅游论坛. 2015(04)
[2]论秦岭北麓生态产业发展——以西安市域为例[J]. 王胜利,张敏.  新西部(理论版). 2014(21)
[3]生态旅游概念新思考[J]. 刘英杰.  经济研究导刊. 2014(24)
[4]泛旅游时代旅游型城市新区优化设计——以济宁北湖省级旅游度假区为例[J]. 张秀芹,于伟,王月.  现代城市研究. 2014(07)
[5]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环境适应性保护及利用研究[J]. 肖哲涛,郝丽君,和红星.  生态经济. 2014(06)
[6]可持续生计目标下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以河北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王家寨社区为例[J]. 王瑾,张玉钧,石玲.  生态学报. 2014(09)
[7]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特征与可接近性[J]. 潘竟虎,张建辉.  生态学杂志. 2014(05)
[8]城市—区域尺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途径研究[J]. 岳邦瑞,康世磊,江畅.  风景园林. 2014(01)
[9]对我国生态旅游基本特征的分析及其未来发展策略的研究[J]. 王珊.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3(09)
[10]浅谈渭南秦岭北麓森林火灾扑救技术[J]. 刘立峰,朱小林,吕战龙,井孝民.  防护林科技. 2013(08)

博士论文
[1]面向体验经济的休闲旅游需求开发与营销创新[D]. 梁强.天津财经大学 2008
[2]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研究[D]. 王建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3]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杨絮飞.东北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广西西江经济带旅游资源空间分析及开发对策研究[D]. 李日曼.广西师范学院 2016
[2]杭州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D]. 钱娟娟.浙江师范大学 2014
[3]基于点—轴理论的陕南汉江走廊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 李慧.西安科技大学 2012
[4]陕西省旅游资源禀赋及开发的区域差异评价[D]. 拓庆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5]基于空间结构的辽西走廊区域旅游优化发展研究[D]. 马楠.渤海大学 2012
[6]旅游走廊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王秀兴.重庆大学 2009
[7]西安秦岭北麓休闲产业带发展研究[D]. 董敏.西北大学 2008
[8]秦岭北坡森林公园游憩价值及深层生态旅游开发[D]. 孙建平.陕西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27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427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0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