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6 00:19
内蒙古东部草原区既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区,也是大型煤炭基地和煤电基地的分布区。煤炭资源开采引起草场退化、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经过长期累积和空间外扩,对矿区及周边地区生态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论文以内蒙古东部草原矿区为例,结合遥感影像、实验检测等数据,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大型矿区植被演变、土地覆被变化及场地地表生态质量变化的累积效应进行时空尺度的定量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从矿区发展与草原生态系统演变的关系、草原矿区生态效应累积特征及关键生态要素累积响应等方面总结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机理。煤矿全生命周期可归纳为发展初期、加速发展期、稳定发展期和发展衰退期,各时期通过不同扰动方式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空间演变。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具有时间累积性、空间扩展性、累积源叠加或协同、隐性与显性、间接效应、阈值敏感性和生态功能可恢复性差的特征。(2)采用最大值合成法及趋势线法分析1981-2015年内蒙古东部25个大型矿区植被演变生态效应。近35年,对比内蒙古东部五盟市植被覆盖度增长趋势,通辽市植被生长状况较好,兴安盟、赤峰市次之,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植被生长状况相对较差。比较...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中国草原-牧区-煤矿大致分布
博士学位论文121.5.2研究思路以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为研究目标,在解释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机理的基础上,分别从宏观(蒙东25矿)、中观(三个大型露天矿)、微观(宝矿)不同尺度研究对象,进行草原矿区植被演变、土地覆被变化及场地生态质量变化的累积效应定量分析,论文研究思路如图1-2所示。图1-2研究思路Figure1-2Researchapproach
2研究区概况与数据132研究区概况与数据2StudyAreaandData2.1蒙东草原矿区整体状况(OverallSituationofGrasslandMiningAreasinEasternInnerMongolia)(1)自然地理条件蒙东地区位于东经111.2°-126.0°,北纬41.3°-53.3°,包括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赤峰市和通辽市五个盟市[132],下辖54个旗县区,区域总面积约为67万km2,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56%,2017年户籍总人口约1304万人。五盟市大部分地区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气候区[133],年降水量约为200-480mm[134-138],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多集中在夏季,易形成洪涝及土壤侵蚀。区域平均海拔约800m,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林地为主,分别占蒙东土地总面积的50.66%、30.31%[139]。(2)社会经济状况由图2-1可以看出,就经济总体变化趋势而言,2001-2015年,蒙东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2015年达到6837.13亿元,2015-2018年呈现下降趋势。由图2-1可以看出各产业产值变化趋势,2006年以前蒙东地区第三产业产值较多,但与第一、二产业差距不明显,2006-2016年第二产业产值明显上升,超过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第一产业增加趋势不显著。其中,煤炭作为主要的第二产业,其产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9年蒙东地区原煤产量占内蒙古总产量的53.66%,2012年为53.21%,由此可以得出,蒙东地区对整个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的发展贡献量较大。图2-1近20年蒙东国内生产总值(GDP)及煤炭产量Figure2-1GDPandcoalproductioninthepast20yearsineasternInnerMongolia(3)煤炭开采现状蒙东煤炭资源形成于早白垩世,大地构造单元为华北陆块区东北缘、天山兴蒙造山系东段及滨太平洋构造域[140]。已探明煤炭储量约1100亿t,以褐煤为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采煤塌陷区景观格局尺度效应及变化特征分析[J]. 常小燕,李新举,万红,秦修营. 煤炭学报. 2019(S1)
[2]中国东部草原植被绿度时空变化分析及其对煤电基地建设的响应[J]. 包岩,田野,柳彩霞,范文义,付晓. 生态学报. 2018(15)
[3]煤矿区生态储存估算及其对土地利用的综合响应评价[J]. 徐占军,冯俊芳,程盼,张媛. 农业工程学报. 2018(12)
[4]半干旱草原区土壤性质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傅致远,姜宏,王国强,阿膺兰,薛宝林,王红旗. 生态学杂志. 2018(03)
[5]内蒙古兴安盟1967至2017年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J]. 徐青竹. 南方农业. 2018(05)
[6]基于弹簧模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应用——以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为例[J]. 黄秋森,赵岩,许新宜,王国强,王红瑞,顾琦玮. 自然资源学报. 2018(01)
[7]锡林郭勒盟草地变化监测及驱动力分析[J]. 赵汝冰,肖如林,万华伟,刘慧明,高帅,刘思含,付卓,檀畅,闻瑞红,唐浩竣. 中国环境科学. 2017(12)
[8]烟塔合一项目大气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估算的季节选择[J]. 杨洪斌,张云海,邹旭东,汪宏宇,刘海龙,刘玉彻.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05)
[9]无人机技术在草原生态遥感监测中的应用与探讨[J]. 李风贤. 测绘通报. 2017(07)
[10]露天煤矿开采对呼伦贝尔草原地类变化研究[J]. 刘雪冉,胡振琪,许涛,朱琦. 中国矿业. 2017(05)
博士论文
[1]中国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关系[D]. 金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2]基于区域整合视角下的蒙东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刘刚.吉林大学 2016
[3]流域水电梯级开发项目累积环境影响作用机制及评价研究[D]. 钟姗姗.中南大学 2013
[4]矿业城市生态储存对土地利用的响应与平衡[D]. 张建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
[5]煤矿区生态环境累积效应研究[D]. 王行风.中国矿业大学 2010
[6]秦皇岛市生态环境信息图谱模型及生态安全研究[D]. 田静毅.吉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矿产开采对草原景观及土壤重金属的影响[D]. 张晓德.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
[2]宝日希勒露天煤矿对植被恢复及天然草地的影响[D]. 凤一鸣.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
[3]山西省长河流域煤炭开采下地表水文过程的空间模拟研究[D]. 侯帅.山西农业大学 2018
[4]露天矿采-排-复一体化应用技术及效果评价研究[D]. 栗嘉彬.中国矿业大学 2017
[5]基于DPSIRM和SD模型的草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董振华.东北师范大学 2017
[6]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露天煤矿区地下水系统演化研究[D]. 冯海波.内蒙古大学 2017
[7]锡林浩特市煤炭露采对草原景观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的研究[D]. 关春竹.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
[8]元宝山露天矿英金河改河采场东南帮边坡稳定性研究[D]. 王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6
[9]基于LandsatOLI的坝上草原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研究[D]. 王云.河北师范大学 2016
[10]基于遥感的锡林河流域草地退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 李传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本文编号:3497799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中国草原-牧区-煤矿大致分布
博士学位论文121.5.2研究思路以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为研究目标,在解释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机理的基础上,分别从宏观(蒙东25矿)、中观(三个大型露天矿)、微观(宝矿)不同尺度研究对象,进行草原矿区植被演变、土地覆被变化及场地生态质量变化的累积效应定量分析,论文研究思路如图1-2所示。图1-2研究思路Figure1-2Researchapproach
2研究区概况与数据132研究区概况与数据2StudyAreaandData2.1蒙东草原矿区整体状况(OverallSituationofGrasslandMiningAreasinEasternInnerMongolia)(1)自然地理条件蒙东地区位于东经111.2°-126.0°,北纬41.3°-53.3°,包括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赤峰市和通辽市五个盟市[132],下辖54个旗县区,区域总面积约为67万km2,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56%,2017年户籍总人口约1304万人。五盟市大部分地区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气候区[133],年降水量约为200-480mm[134-138],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多集中在夏季,易形成洪涝及土壤侵蚀。区域平均海拔约800m,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林地为主,分别占蒙东土地总面积的50.66%、30.31%[139]。(2)社会经济状况由图2-1可以看出,就经济总体变化趋势而言,2001-2015年,蒙东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2015年达到6837.13亿元,2015-2018年呈现下降趋势。由图2-1可以看出各产业产值变化趋势,2006年以前蒙东地区第三产业产值较多,但与第一、二产业差距不明显,2006-2016年第二产业产值明显上升,超过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第一产业增加趋势不显著。其中,煤炭作为主要的第二产业,其产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9年蒙东地区原煤产量占内蒙古总产量的53.66%,2012年为53.21%,由此可以得出,蒙东地区对整个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的发展贡献量较大。图2-1近20年蒙东国内生产总值(GDP)及煤炭产量Figure2-1GDPandcoalproductioninthepast20yearsineasternInnerMongolia(3)煤炭开采现状蒙东煤炭资源形成于早白垩世,大地构造单元为华北陆块区东北缘、天山兴蒙造山系东段及滨太平洋构造域[140]。已探明煤炭储量约1100亿t,以褐煤为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采煤塌陷区景观格局尺度效应及变化特征分析[J]. 常小燕,李新举,万红,秦修营. 煤炭学报. 2019(S1)
[2]中国东部草原植被绿度时空变化分析及其对煤电基地建设的响应[J]. 包岩,田野,柳彩霞,范文义,付晓. 生态学报. 2018(15)
[3]煤矿区生态储存估算及其对土地利用的综合响应评价[J]. 徐占军,冯俊芳,程盼,张媛. 农业工程学报. 2018(12)
[4]半干旱草原区土壤性质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傅致远,姜宏,王国强,阿膺兰,薛宝林,王红旗. 生态学杂志. 2018(03)
[5]内蒙古兴安盟1967至2017年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J]. 徐青竹. 南方农业. 2018(05)
[6]基于弹簧模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应用——以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为例[J]. 黄秋森,赵岩,许新宜,王国强,王红瑞,顾琦玮. 自然资源学报. 2018(01)
[7]锡林郭勒盟草地变化监测及驱动力分析[J]. 赵汝冰,肖如林,万华伟,刘慧明,高帅,刘思含,付卓,檀畅,闻瑞红,唐浩竣. 中国环境科学. 2017(12)
[8]烟塔合一项目大气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估算的季节选择[J]. 杨洪斌,张云海,邹旭东,汪宏宇,刘海龙,刘玉彻.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05)
[9]无人机技术在草原生态遥感监测中的应用与探讨[J]. 李风贤. 测绘通报. 2017(07)
[10]露天煤矿开采对呼伦贝尔草原地类变化研究[J]. 刘雪冉,胡振琪,许涛,朱琦. 中国矿业. 2017(05)
博士论文
[1]中国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关系[D]. 金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2]基于区域整合视角下的蒙东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刘刚.吉林大学 2016
[3]流域水电梯级开发项目累积环境影响作用机制及评价研究[D]. 钟姗姗.中南大学 2013
[4]矿业城市生态储存对土地利用的响应与平衡[D]. 张建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
[5]煤矿区生态环境累积效应研究[D]. 王行风.中国矿业大学 2010
[6]秦皇岛市生态环境信息图谱模型及生态安全研究[D]. 田静毅.吉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矿产开采对草原景观及土壤重金属的影响[D]. 张晓德.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
[2]宝日希勒露天煤矿对植被恢复及天然草地的影响[D]. 凤一鸣.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
[3]山西省长河流域煤炭开采下地表水文过程的空间模拟研究[D]. 侯帅.山西农业大学 2018
[4]露天矿采-排-复一体化应用技术及效果评价研究[D]. 栗嘉彬.中国矿业大学 2017
[5]基于DPSIRM和SD模型的草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董振华.东北师范大学 2017
[6]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露天煤矿区地下水系统演化研究[D]. 冯海波.内蒙古大学 2017
[7]锡林浩特市煤炭露采对草原景观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的研究[D]. 关春竹.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
[8]元宝山露天矿英金河改河采场东南帮边坡稳定性研究[D]. 王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6
[9]基于LandsatOLI的坝上草原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研究[D]. 王云.河北师范大学 2016
[10]基于遥感的锡林河流域草地退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 李传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本文编号:3497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497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