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基于生态足迹的成都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8 20:32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环境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而生态足迹方法作为一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度量方法,在评价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基于修正后的生态足迹模型并结合万元GDP生态赤字、生态协调系数,分析成都市近8年来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08—2015年人均生态足迹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年均减少3.64%;人均生态承载力逐年下降,年均减少2.29%;人均生态盈亏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总体趋势向良好转变,但本质上生态赤字却越发严重;人均万元GDP生态足迹不断下降,研究区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年均生态均衡系数为1.2415,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成都市可持续发展形势十分严峻,未来可通过提高生态承载力控制生态足迹,从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文章来源】:生态科学. 2019,38(05)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基于生态足迹的成都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成都市地理位置区位图Figure1GeographiclocationmapofChengdu

生态承载力,土地类型,生态足迹,成都市


生态生产用地人均生态承载力占比为:耕地>建筑用地>林地>草地>水域,耕地生态承载力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由0.3323降至0.2589hm2·人-1,其年均减少率为3.65%,占总生态承载力的84%;建筑用地生态承载力呈现增加趋势,由0.0425增至0.0537hm2·人-1,年均增加为3.34%,占总生态承载力为14.8%,而建筑用地承载力的增加意味着占用更多的耕地面积,所以总生态承载力并没有出现好转反而越发严重。从生态承载力的贡献而言,水域、草地、林地图22008—2015年成都市不同土地类型的人均生态足迹Figure2PercapitaecologicalfootprintondifferentlandtypesinChengdu2008-2015

土地类型,成都市,承载力,生态赤字


108生态科学38卷图32008—2015年成都市不同土地类型的人均承载力Figure3PercapitaecologicalcarryingcapacityondifferentlandtypesinChengdu2008-2015三类生态生产用地占比不足2%,所以耕地和建筑用地成为主要贡献者。且耕地的Ds系数年均为1.409,可以看出耕地资源基本供需平衡。2.4生态盈亏动态分析由图4、表1可知,成都市2008—2015年生态盈亏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总体趋势向良好转变。生态赤字量由0.8341减至0.6171hm2·人-1,年均减少率达到了4.21%。6类生物生产性土地中除了建筑用地一直处于生态盈余并有一定的增长外,其余的一直处于赤字状态。建筑用地盈余由0.0297增至0.0341hm2·人-1,年均增长率为2.00%。在其余生态生产性土地里草地年均生态赤字由0.5143减至0.3410hm2·人-1,年均减少5.6%,占总生态赤字比例达到56.75%;化石能源用地生态赤字由0.2254降至0.1675hm2·人-1,年均减少4.3%,占总生态赤字比例达29.68%。其他3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生态赤字变化幅度较小,且占比不足10%,相对而言对生态赤字影响不明显。而总体盈亏情况不断好转,主要原因是在生态足迹的计算中基于农产品产量替代消费量而导致的并非是生态承载力提高所致。而且近年来人们的饮食结构变化,第一营养级食品的消耗减少,而禽肉、蛋类、奶类等第二、三营养级食品的消耗不断增加,导致人均生态赤字变得越发严重。所以生态赤字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高营养级食品消耗比重增加和化石能源消费增加造成的。而且牧草地Ds系数接近于1,化石能源的Ds值等于1,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内蒙古生态承载力评价[J]. 杨海平,温焜.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4)
[2]成都市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差异[J]. 潘洪义,朱晚秋,崔绿叶,冯茂秋,朱芳.  生态学报. 2017(19)
[3]基于生态足迹的宁夏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J]. 韩文文,刘小鹏,裴银宝,安琼,李永红.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5)
[4]生态足迹的模型修正与方法改进[J]. 周涛,王云鹏,龚健周,王芳,冯艳芬.  生态学报. 2015(14)
[5]西藏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动态分析[J]. 安宝晟,程国栋.  生态学报. 2014(04)
[6]城市人口承载力的研究进展与理论前沿[J]. 张燕,张喜玲.  国际城市规划. 2013(01)
[7]基于生态足迹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 黄海,刘长城,陈春.  水土保持研究. 2013(01)
[8]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分析[J]. 袁祯燕,吕光辉,贡璐,安尼瓦尔·阿木提.  生态经济. 2008(06)
[9]成都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J]. 张绍修,张建强,李兵.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02)
[10]旅游消费生态占用初探——以北京市海外入境旅游者为例[J]. 席建超,葛全胜,成升魁,鲁春霞.  自然资源学报. 2004(02)



本文编号:3543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543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3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