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库湾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8 15:42
  三峡工程竣工后,在三峡库区形成1000多平方公里的狭长水库,淹没陆地面积巨大。三峡水库水位的涨落除受降雨、径流等自然气候因素影响外,主要受到水库“冬蓄夏排”运行调度的控制。在三峡库区,海拔145175米的涨落区内,形成与天然河流涨落季节相反、涨落幅度达30米、面积达300多平方千米的消落带。在三峡库区范围内,三峡水库长江干流和各支流消落带面积广、类型多,在坡度较小面积较大的平缓河谷地区,形成以库湾、湖盆为主的消落带。消落带库湾地区由于坡度缓、面积大、人口密集,人类活动与消落带的相互影响频繁、复杂,是消落带重点土地利用地区。且大部分库湾地区地处偏僻,农业生产活动是当地主要土地利用模式,粗放的农业生产带来广泛的面源污染,影响库区环境健康。目前过度的土地开发利用一定程度上对消落带库湾生态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人工蓄水及人为土地利用等原因造成库湾地区消落带生态系统结构较自然生态系统更为单一,生态系统功能不稳定,生物多样性不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消落带以外地区相比较差。本文选取了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人为利用和未利用方式下典型库湾生态系统进行对比研究,综合运用环境生态学、景观生...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市

【文章页数】:23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消落带土地利用研究
        1.2.2 土地利用与消落带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1.2.3 土地利用与消落带生态系统结构研究
        1.2.4 消落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研究
        1.2.5 消落带土地利用效益能值分析研究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
        2.1.5 土壤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乌杨湾社会经济概况
        2.2.2 白家溪库湾社会经济概况
    2.3 库湾生态系统概况
        2.3.1 乌杨湾生态系统概况
        2.3.2 白家溪库湾生态系统概况
    2.4 小结
第三章 消落带库湾生态系统土地利用特征
    3.1 土地利用数据获取
        3.1.1 遥感影像数据
        3.1.2 土地利用野外调查数据
        3.1.3 农业生产活动数据
    3.2 消落带库湾土地利用时间
        3.2.1 三峡水库水位年变化规律
        3.2.2 消落带库湾淹水时间变化
        3.2.3 消落带库湾土地利用时间
    3.3 消落带库湾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格局
        3.3.1 乌杨湾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格局
        3.3.2 白家溪库湾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格局
    3.4 消落带库湾生态系统土地利用方式
        3.4.1 种植业利用方式
        3.4.2 养殖业利用方式
        3.4.3 渔业利用方式
        3.4.4 未利用方式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利用方式消落带库湾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变化
    4.1 研究区景观类型信息提取
    4.2 消落带库湾生态系统景观空间分布变化
    4.3 消落带库湾生态系统景观结构变化
        4.3.1 乌杨湾库湾生态系统景观结构变化
        4.3.2 白家溪库湾生态系统景观结构变化
    4.4 消落带库湾生态系统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4.4.1 景观水平
        4.4.2 类型水平
    4.5 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素
    4.6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利用方式消落带库湾生态系统结构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气候水文资料获取
        5.1.2 土壤采样及实验分析
        5.1.3 水样采集及实验分析
        5.1.4 植被调查
        5.1.5 数据处理
    5.2 消落带库湾生态系统非生物环境组分结构特征
        5.2.1 气候环境
        5.2.2 水文特征
        5.2.3 水环境
        5.2.4 土壤环境
    5.3 消落带库湾生态系统植被组分结构特征
        5.3.1 不同利用方式消落带库湾植物群落的分布
        5.3.2 不同利用方式消落带库湾植物群落的生长特征
        5.3.3 不同利用方式消落带库湾植物群落生物量
        5.3.4 不同利用方式消落带库湾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5.4 小结
第六章 不同利用方式消落带库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6.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
    6.2 不同利用方式消落带库湾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
        6.2.1 乌杨湾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
        6.2.2 乌杨湾养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
        6.2.3 乌杨湾渔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
        6.2.4 白家溪库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
    6.3 消落带库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与评估指标
        6.3.1 消落带库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类
        6.3.2 消落带库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指标体系
    6.4 消落带库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
        6.4.1 实际市场评估
        6.4.2 替代市场评估
        6.4.3 模拟市场评估
        6.4.4 评估方法的选择
    6.5 不同利用方式消落带库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6.5.1 支持服务
        6.5.2 供给服务
        6.5.3 调节服务
        6.5.4 文化服务
    6.6 不同利用方式消落带库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比较
        6.6.1 不同利用方式消落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
        6.6.2 不同利用方式消落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6.6.3 不同利用方式消落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
    6.7 小结
第七章 消落带库湾生态系统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7.1 消落带土地利用效益能值分析原理
    7.2 能值分析方法、步骤与评价指标
        7.2.1 能值分析方法与步骤
        7.2.2 能值评价指标
    7.3 不同利用方式消落带库湾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7.3.1 不同利用方式库湾生态系统的能值流
        7.3.2 不同利用方式库湾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7.4 不同利用方式消落带库湾生态系统能值评价
        7.4.1 能值投入结构
        7.4.2 能值产出结构
        7.4.3 能值指标评价
        7.4.4 能值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7.5 消落带库湾生态系统土地利用政策建议
        7.5.1 消落带不同土地利用模式经济-能值效益比较
        7.5.2 消落带库湾生态系统土地利用政策建议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健康研究进展[J]. 蒋云峰,王梅顺.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21)
[2]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对氮素转化及酶活性的影响[J]. 程丽,张志永,李春辉,万成炎,胡红青,付庆灵,胡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6(05)
[3]游憩型城镇景观林林内景观斑块类型特征研究[J]. 刘畅,刘亚,刘海轩,马冰倩,孙广鹏,徐程扬.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6(04)
[4]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分布格局研究[J]. 刘睿,周李磊,彭瑶,嵇涛,李军,张虹,戴技才.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06)
[5]三峡库区蓄水前后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与环境压力分析[J]. 段颖琳,刘峰,赵帅,李勇志,赵俊杰.  生态学报. 2016(09)
[6]人为干扰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J]. 杨杰峰,张曼胤,康晓明,李伟,雷茵茹,崔丽娟.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6(01)
[7]三峡库区万州段消落带植被及土壤理化特征分析[J]. 张志永,程郁春,程丽,万成炎,李金波.  水生态学杂志. 2016(02)
[8]三峡库区支流澎溪河水华高发期环境因子和浮游藻类的时空特征及其关系[J]. 周川,蔚建军,付莉,崔玉洁,刘德富,姜伟,Douglas Haffner,张磊.  环境科学. 2016(03)
[9]重庆市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及其生态服务价值评价[J]. 张锐,罗红霞,张茹蓓,刘光鹏,郑慧茹,杨婷.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2)
[10]黄土高原纬度梯度下草本植物生物量的变化及其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J]. 李婷,邓强,袁志友,焦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3)

博士论文
[1]宁夏荒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 朱海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2]流域尺度景观格局时空演变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 王瑗.东北师范大学 2012
[3]三峡库区澎溪河(小江)富营养化及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研究[D]. 王晓青.重庆大学 2012
[4]云南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D]. 陶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
[5]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服务价值研究[D]. 梁春玲.山东师范大学 2010
[6]三峡水库重庆消落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识别与健康评价[D]. 廖晓勇.四川农业大学 2009
[7]湿地景观演化的驱动力、效应及分区管制研究[D]. 任丽燕.浙江大学 2009
[8]基于能值的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动态分析[D]. 王闰平.湖南农业大学 2009
[9]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华生消机理研究[D]. 黄钰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10]江河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刘青.南昌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水源保护地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生态安全演变研究[D]. 周昌尧.四川农业大学 2015
[2]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氮素气态损失动态变化及其主导因素[D]. 杨杉.西南大学 2015
[3]西安都市圈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研究[D]. 齐爱荣.陕西师范大学 2014
[4]基于能值的产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研究[D]. 杨建超.天津理工大学 2014
[5]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淹水碳氮磷释放及消落带氮磷交换通量研究[D]. 杜立刚.重庆大学 2013
[6]不同尺度下土地整理的生态服务价值与景观格局关系研究[D]. 严慎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7]甘南州草地植被覆盖度与物候期时空变化动态特征[D]. 马琳雅.兰州大学 2013
[8]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D]. 卢德彬.西南大学 2012
[9]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碳氮磷分布及其交换通量研究[D]. 黄轩民.重庆大学 2012
[10]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的生态学研究[D]. 穆建平.重庆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31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631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9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