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8 13:41
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保护生态环境、恢复生态系统平衡已经成为各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生态管理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伊春国有林区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因此,构建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对于我国生态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生态管理、管理系统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为指导,从分析伊春国有林区的生态管理现状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出发,首先在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构建要素,主要包括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环境和管理手段,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了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基本框架,继而阐释了该系统的运行流程以及在该系统中应用的技术支持。其次,本文运用Starlogo对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指出影响该系统运行的主要因素是林区生态系统信息交流量、信息规模和信息增加量,验证了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运行的可行性。最后,本文提出了构建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的保障措施。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简要评价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内涵界定
2.1.1 生态
2.1.2 生态系统
2.1.3 生态管理
2.2 基础理论
2.2.1 生态管理理论
2.2.2 管理系统理论
2.2.3 信息管理理论
2.2.4 系统管理理论
2.2.5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现状
3.1.1 管理主体及其职能
3.1.2 管理手段
3.1.3 管理人员
3.2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 主管部门缺失
3.2.2 管理权责不清
3.2.3 管理人员素质低
3.2.4 管理手段单一
3.3 本章小结
4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构建
4.1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构建的原则
4.2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
4.2.1 管理目标
4.2.2 管理主体
4.2.3 管理对象
4.2.4 管理环境
4.2.5 管理手段
4.3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构建的框架
4.4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运行流程及技术支持
4.4.1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运行流程
4.4.2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的技术支持
4.5 本章小结
5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模拟仿真分析
5.1 模拟仿真技术
5.2 模拟仿真技术应用前提
5.3 仿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构建的保障措施
6.1 法律保障措施
6.2 财政保障措施
6.3 技术保障措施
6.4 人员保障措施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J]. 方世南. 学习论坛. 2013(01)
[2]从生态系统管理到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的演进[J]. 袁莉,申靖.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3]生态视角下森林培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及策略[J]. 初颜君. 农业与技术. 2012(11)
[4]关于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及相关问题的调研报告[J]. 姜林萌,赵瑾璐. 中国发展. 2012(05)
[5]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J]. 杨昭. 对外经贸. 2011(12)
[6]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 王炜,杨昭. 经济研究导刊. 2011(35)
[7]生态世界观对管理原理认识的提升[J]. 谢斌. 鄱阳湖学刊. 2010(03)
[8]伊春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政府行为分析[J]. 黄晟婕. 学理论. 2010(10)
[9]关于改革当前森林采伐管理机制若干问题的思考[J]. 姚祖岩,尹晓阳,胡军华. 林业资源管理. 2010(01)
[10]现代管理新趋势:生态管理及其应用[J]. 孟晓.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06)
博士论文
[1]社会转型期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 周传蛟.中共中央党校 2006
[2]国有林区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协同发展机理研究[D]. 王玉芳.东北林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与评价[D]. 王成成.东北林业大学 2012
[2]大兴安岭林区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吕英.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管理研究[D]. 王晓婵.大连理工大学 2008
[4]基于博弈论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控制研究[D]. 杨轶.天津工业大学 2008
[5]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张世免.中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81767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简要评价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内涵界定
2.1.1 生态
2.1.2 生态系统
2.1.3 生态管理
2.2 基础理论
2.2.1 生态管理理论
2.2.2 管理系统理论
2.2.3 信息管理理论
2.2.4 系统管理理论
2.2.5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现状
3.1.1 管理主体及其职能
3.1.2 管理手段
3.1.3 管理人员
3.2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 主管部门缺失
3.2.2 管理权责不清
3.2.3 管理人员素质低
3.2.4 管理手段单一
3.3 本章小结
4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构建
4.1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构建的原则
4.2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
4.2.1 管理目标
4.2.2 管理主体
4.2.3 管理对象
4.2.4 管理环境
4.2.5 管理手段
4.3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构建的框架
4.4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运行流程及技术支持
4.4.1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运行流程
4.4.2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的技术支持
4.5 本章小结
5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模拟仿真分析
5.1 模拟仿真技术
5.2 模拟仿真技术应用前提
5.3 仿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管理系统构建的保障措施
6.1 法律保障措施
6.2 财政保障措施
6.3 技术保障措施
6.4 人员保障措施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J]. 方世南. 学习论坛. 2013(01)
[2]从生态系统管理到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的演进[J]. 袁莉,申靖.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3]生态视角下森林培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及策略[J]. 初颜君. 农业与技术. 2012(11)
[4]关于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及相关问题的调研报告[J]. 姜林萌,赵瑾璐. 中国发展. 2012(05)
[5]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J]. 杨昭. 对外经贸. 2011(12)
[6]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 王炜,杨昭. 经济研究导刊. 2011(35)
[7]生态世界观对管理原理认识的提升[J]. 谢斌. 鄱阳湖学刊. 2010(03)
[8]伊春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政府行为分析[J]. 黄晟婕. 学理论. 2010(10)
[9]关于改革当前森林采伐管理机制若干问题的思考[J]. 姚祖岩,尹晓阳,胡军华. 林业资源管理. 2010(01)
[10]现代管理新趋势:生态管理及其应用[J]. 孟晓.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06)
博士论文
[1]社会转型期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 周传蛟.中共中央党校 2006
[2]国有林区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协同发展机理研究[D]. 王玉芳.东北林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与评价[D]. 王成成.东北林业大学 2012
[2]大兴安岭林区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吕英.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管理研究[D]. 王晓婵.大连理工大学 2008
[4]基于博弈论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控制研究[D]. 杨轶.天津工业大学 2008
[5]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张世免.中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81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68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