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循环产业集群实现和谐生态经济
本文关键词:以循环产业集群实现和谐生态经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提出了和谐生态经济的概念,并从产业集群、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视角提出循环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该模式能实现产业经济效益和资源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可作为和谐生态经济的有效载体。
【作者单位】: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 产业集群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基金号:01BJL018) 贵州省软科学基金(基金号:20072010及20064024)资助
【分类号】:F062.2
【正文快照】: 和谐生态经济和谐生态经济,是指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有机结合而行形成的,能够实现资源环境效益与产业经济效益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一直处于一种不和谐的状态,这会导致生态经济系统组织的无序性。如果经济系统的运行速度明显大于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明军;孙美平;周立华;;对生态经济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年02期
2 崔如波;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探索;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博涛;舒华英;;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信息系统演化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蒋进宇,彭仕政,蔡绍洪;一般非平衡定态相变系统的普适类及临界指数[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3 雷昆;Schlogl反应模型的非平衡相变临界指数[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4 蔡绍洪,戴陵江,龙超云;耗散型自组织系统耗散参量的临界指数刻划[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5 蔡绍洪,苏禹;自组织系统规格化模型序参量的形成及演化[J];贵州科学;2002年01期
6 张金春,翟景春,王杰;自组织理论在军校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7 谢继忠;河西走廊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张玉霞;鲍金伶;刘博明;王慧;刘坚;;循环经济的法理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王永龙;单胜道;;浙江循环农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原则与模式选择[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刘志荣;;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与区域竞争力提升[J];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英华;高楠;;基于循环经济导向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吴玉芳;彭荔红;陈伟琪;刘花台;;走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记生态型养猪场[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王永龙;单胜道;;浙江循环农业发展评价研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4 程阳;张毅;姚丹亚;;城市交通系统的耗散结构研究[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广义;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理论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3年
2 陈湘涛;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在新型铝电解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3 张富珍;热声热机热力学循环模型分析与微小型热声制冷机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4 宋加升;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我国制造企业动态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茶娜;基于循环经济思维的内蒙古牧业旗县地区工业化成长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6 何东;论区域循环经济[D];四川大学;2007年
7 李国柱;区域农村生活能源生态经济系统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王红;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奇锦玉;准格尔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2 常媛媛;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探讨[D];河北大学;2006年
3 高楠;循环经济导向下的企业行为模式选择及运行方案设计[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4 李世龙;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及其制度保障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5 谢长青;循环经济与城市可持续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6 吴茜;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实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关飞;南京市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强;工业企业循环经济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贺书霞;中国循环经济立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10 王莹;基于技术进步的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变革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成新,李昌峰;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抉择[J];理论学刊;2003年01期
2 马传栋;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J];文史哲;2002年02期
3 陈德敏;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兼论循环经济概念的科学运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姝丽;刘升阳;;实现循环经济 开创低碳环保新局面[J];啤酒科技;2011年01期
2 刘解龙;;大力推进区域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发展——兼评《区域循环经济探析》一书[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于耀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9期
4 励奎铭;;循环经济:为宁波生态市建设“领航”[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5年01期
5 余来文;孟鹰;;基于生态经济学理念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09期
6 ;河北省启动3255循环经济示范工程[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年06期
7 ;发展循环经济——甘肃要做全国示范[J];党的建设;2010年02期
8 马钧;;谱写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甘肃走在循环经济的路上[J];科技与企业;2010年07期
9 ;河北省启动“3255”循环经济示范工程[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年06期
10 ;循环经济有望在更大范围内统筹协调发展[J];财经界;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厚亮;;贯彻循环经济理念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合肥市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实践[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铜陵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赵国振;刘苗;高瑾;;我国循环经济模式运行中的困厄与对策[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我国循环经济行业2009年发展综述[A];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2009年)[C];2010年
5 昌灏;;以超循环系统理论解读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焦红;;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节能减排[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杨景;胡善华;喻正龙;;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初探[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卞世春;刘光复;刘志峰;陈鹏;;面向绿色制造的绿色循环经济研究[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杨旭;;刍议贵州实施循环经济财税政策[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沈卫国;;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节能减排 全面实现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秦峰;彬县循环经济试点规划项目通过专家评审[N];陕西日报;2009年
2 席博平;彬县发展循环经济引领传统经济升级换代[N];咸阳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孟凡君;发展矿业循环经济要注重个性[N];中国矿业报;2010年
4 李铁军;循环经济不能一蹴而就[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5 王海鹰;“循环经济”激活山东[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张开宏;循环经济的循环障碍何在[N];湖南经济报;2005年
7 支玲琳;上海:迈向循环经济型城市[N];解放日报;2003年
8 刘欢 江国庆 本报记者 刘维阳;工业:循环经济渐入佳境[N];九江日报;2005年
9 记者 杨勇;推循环经济缓资源短缺[N];深圳特区报;2005年
10 张晨邋刘宏奇;给奔涌的经济装上“资源节流阀”[N];新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鲁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臧漫丹;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熊德国;系统科学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周生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王文娟;企业绿色逆向物流决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冯华;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实现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孙育红;循环经济引论[D];吉林大学;2006年
9 冯南平;循环经济的若干运行模式及其政策支撑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10 于励民;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鹏;发展循环经济的手段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刁沙沙;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石油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3 刘雪飞;天津空港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李慧;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5 张永安;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张龙香;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丁淑杰;沙河市玻璃工业园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银涛;甘肃省风电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马汝慧;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循环经济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郭安斌;延边地区循环经济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以循环产业集群实现和谐生态经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1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81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