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BM模型的我国粮食生产生态效率测度与PS收敛检验
发布时间:2025-01-14 17:57
基于SBM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2000~2018)生态效率进行测度与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粮食生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粮食生产生态效率省际平均值较低;三大区域的粮食生产生态效率从西部、中部到东部,呈现显著的递减趋势;在土地与技术集聚的作用下,粮食主产区的生态效率要高于非主产区。鉴于我国省际间生产粮食资源禀赋不同与技术水平的差异性,本文还进一步对我国粮食生产生态效率进行了PS收敛检验。结果显示,我国粮食生产生态效率存在两个俱乐部收敛类型。为此,应以绿色科技助粮食生产,推动我国粮食生产生态效率的整体提升;以严格生态政策明确农业污染事故责任,严控化肥、农药等石化类要素的投入;以善治粮食政策领农户科学种粮,秉实管好"大国粮仓"。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26975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1 生态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应省份平均值
把2000~2018年每一年的全部省份数据看作一个集合,就是每一个年份数据组成一个横截面,不同年份之间的数据比较是相对的。图1直观地描述了样本期间我国省际粮食生产的生态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应平均值的变动情况。纵观来看,窗口期内起伏比较大,2009年为统计期内的最高值,2009....
图2 三大区域内粮食生产生态效率省际平均值
图2可以看出,我国西部地区的粮食生产生态效率一直相对较高,而且变动幅度比较平缓,多年来一直保持领先;中部地区次之,但部分时期内起伏较大,尤其在2006~2010年之间;2008年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地处中部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粮食严重....
图3 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生态效率省际平均值
图3为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生态效率省际平均值,除了2006年和2008年外,主产区的生态效率均高于非主产区,2006年是因为川渝地区大旱粮食严重减产,2008年因为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降温幅度之大多年少有、持续时间之长多年未遇。其中,属于主产区范围的湖南、湖北、....
图4 两个俱乐部生态效率的相对转移路径
图4为两个俱乐部的相对转移路径,可以看出两个俱乐部之间的相对转移路径差异较大,第一俱乐部均值显著高于全国平均值,呈现波动式上升,2000年之后,超过1.2以上,2011之后,达到1.4以上,并且保持较好的上升态势,对全国的粮食生产生态效率均值产生正面拉升作用。第二俱乐部在整个时期....
本文编号:4026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4026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