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国际经济合作与资本流动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03:10

  本文关键词:国际经济合作与资本流动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资本流动 国际经济合作 相互作用关系 VAR模型


【摘要】:合作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此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资本流动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资本的跨国流动以及各个国家以跨国投资和跨国经营的方式来进行的对外投资成为了资本流动的主要载体。这种以跨国投资跨国经营的方式来带动的资本流动程度的加强不仅促进了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也使得跨国投资的投资方和东道国在经济交往的过程中更加依赖对方,经济合作的程度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因此以资本流动的方式为载体的国际经济合作开始纳入到国际经济合作研究者的视野当中。国际经济合作与资本流动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作用关系开始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在经济全球化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具体体现,首先由理论分析的方法来探讨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合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位节将经济学中的引力模型来对国际经济合作与资本流动进行定量的测度,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函数等相关知识来对国际经济合作与资本流动之间的具体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最终通过VAR模型来对国际经济合作与资本流动之间在区域经济合作不同的阶段进行具体分析。分析在不同的区域经济合作阶段影响资本流动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之间的因素有哪些,在不同的阶段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合作之间的具体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本文通过东北亚五国的有关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合作的有关的具体的数据来对国际经济合作与资本流动之间的具体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实证的研究。通过实证的延吉部分我们发现在不同的阶段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合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不同的;在不同的阶段影响资本流动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也是不同的,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前提假设部分的正确性。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部分的相结合利用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合作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东北亚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资本流动 国际经济合作 相互作用关系 VAR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14.4;F83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8-9
  •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综述9-11
  • 1.2.1 国外研究综述9-10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0-11
  • 1.3 论文结论与创新之处11-12
  •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方法12-16
  • 2.1 资本流动理论12-14
  • 2.1.1 国际资本流动的分类12-13
  • 2.1.2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13-14
  • 2.2 国际经济合作理论14-16
  • 2.2.1 国际经济协调理论14-15
  • 2.2.2 产业转移理论15
  • 2.2.3 相互依赖理论15
  • 2.2.4 交易费用理论15-16
  • 第三章 国际经济合作与资本流动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6-22
  • 3.1 国际经济合作与资本流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16-19
  • 3.1.1 国际经济合作对资本流动的影响16-18
  • 3.1.2 资本流动对国际经济合作的影响18-19
  • 3.1.3 国际经济合作与资本流动的相互影响19
  • 3.2 国际经济合作与资本流动相互作用关系的影响因素19-22
  • 3.2.1 经济总量(GDP)19-20
  • 3.2.2 经济增长率20
  • 3.2.3 资源禀赋的差异20
  • 3.2.4 地理空间距离20-21
  • 3.2.5 语言文化21
  • 3.2.6 资本的投资转化率21-22
  • 第四章 国际经济合作与资本流动的相互作用机制22-27
  • 4.1 国际经济合作与资本流动相互作用模型的构建22-25
  • 4.1.1 资本流动的测度模型22-23
  • 4.1.2 国际经济合作强度的测度模型23-24
  • 4.1.3 国际经济合作与资本流动的相互影响模型24-25
  • 4.2 国际经济合作与资本流动相互作用模型的解释25-27
  • 第五章 国际经济合作与资本流动相互作用的实证研究27-41
  • 5.1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和资本流动的概况27-30
  • 5.1.1 东北亚各国的经济概况27-29
  • 5.1.2 东北亚各国的资本流动概况29-30
  • 5.2 国际经济合作与资本流动的经济计量分析30-37
  • 5.2.1 模型说明30-31
  • 5.2.2 格兰杰因果检验31-32
  • 5.2.3 脉冲响应分析32-37
  • 5.3 国际经济合作与资本流动的相互作用机理37-38
  • 5.4 提升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与建议38-41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41-44
  • 6.1 结论41-42
  • 6.2 展望42-44
  • 参考文献44-46
  • 作者简介46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萍;一部探索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的力作——《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研究》评介[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05期

2 文川;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欢庆二十华诞[J];国际经济合作;2003年11期

3 ;国际经济合作[J];对外经贸财会;2003年10期

4 李若谷;;金融支持国际经济合作的中国模式[J];中国金融;2011年13期

5 王建欣;;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6 肖前;;2011年1-8月我国国际经济合作统计[J];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10期

7 ;欢迎订阅《国际经济合作》[J];国际经济合作;2013年01期

8 ;欢迎订阅《国际经济合作》[J];国际经济合作;2013年06期

9 陈忠培;赵鸣;;《国际经济合作》学科初探[J];外贸教学与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1985年Z1期

10 吴大琨;加强对国际经济合作趋势的研究——读试刊号有感[J];国际经济合作;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董藩;;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的构建依据与发展规划[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航;;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国际经济合作思想及对中国的启示——马克思主义流派与非马克思主义流派的比较[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3 孙瑜;;序[A];广西农村经营机制创新与国际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兰玲玲;打造向西开放国际经济合作圈[N];兵团日报(汉);2014年

2 本报记者 伊佳;青岛广结国际经济合作伙伴城市[N];国际商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郭文岭 通讯员 苏万通;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N];河北经济日报;2001年

4 李美辉;进一步推动广西对外开放与合作[N];广西日报;2007年

5 罗琼;博览会做好“国际经济合作”展区筹备工作[N];南宁日报;2008年

6 李U,

本文编号:1003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003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3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