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新形势下的国际发展援助及中国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0 14:40

  本文关键词:新形势下的国际发展援助及中国作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发展援助 2030国际发展议程 南南合作 中国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快速变革,世界格局加速调整。发达国家,作为国际发展援助的主要发起者和规则制定者,在援助规模、援助形式和援助理念上都发生了相应变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伴随着内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开始在国际发展援助领域崭露锋芒。他们参与的南南合作、三方合作等颠覆南北合作的传统援助模式,有望撬动当前的国际发展援助格局。在援助的参与主客体发生变化的同时,联合国2030国际发展议程向全球提出了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未来十五年国际发展的新标杆、新背景。在此背景之下,国际发展援助的参与者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又将如何在新形势下为全球发展发挥更大作用?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本文通过充分剖析国际发展援助新形势,系统梳理2030国际发展议程对发展援助模式、领域、主体和审查机制的要求,提出了南北双方在未来发展援助领域的意见分歧和南南合作在当前形势下面临的困境。南北分歧主要集中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侧重有所不同、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适用领域理解不同、实施发展援助手段和效果不够理想等方面。而南南合作的挑战则体现在南南国家贸易结构相似、核心国家治理能力和制度准备不足、参与主体不够多元以及缺少统一的审查核算体系等方面。面对这些问题,本文从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视角出发,论证中国既是受援国又是援助国的双重身份,并尝试对中国如何在国际发展援助中发挥更大作用提出了政策建议,分别是注重经济发展缩小南北差距、提升南南合作水平、增强自身绿色转型和环境外交能力、履行发展中大国责任和发挥软实力外交作用四个方面。总之,在传统援助国继续主导南北合作引领国际发展援助的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将以更为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发展治理,中国作为新兴援助国的代表,必将在国际发展援助领域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国际发展援助 2030国际发展议程 南南合作 中国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14.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10-11
  • (一)研究背景10-11
  • (二)研究意义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17
  • (一)关于国际发展援助的相关概念11-12
  • (二)关于国际发展援助的相关理论12-15
  • (三)关于国际发展援助的进展15-16
  • (四)关于中国如何参与国际发展援助16-17
  •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17-18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18-19
  • 第二章 参与国际发展援助主客体的发展动向19-28
  • 一、西方援助国与国际发展机构发展援助新动向19-23
  • (一)官方发展援助规则的局限性逐渐凸显19-20
  • (二)DAC成员国援助规模呈下降趋势20-22
  • (三)国际发展援助的政治目的不断加深22
  • (四)传统援助国开始探索援助新模式22-23
  • 二、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发展援助的新态势23-25
  • (一)单一的援助模式难以满足发展中受援国的发展需求23-24
  • (二)“双向共赢”的援助理念扩大了发展中受援国的政策选择空间24-25
  • (三)新兴援助国参与构建国际发展格局的积极性不断提升25
  • 三、援助新模式撬动原有国际发展援助格局25-28
  • (一)新型南南合作25-26
  • (二)三方合作26
  • (三)创新融资26-28
  • 第三章 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发展援助的新背景28-39
  •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提出28-30
  •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28
  • (二)国际发展议程的提出28-30
  • 二、新议程核心议题与国际发展援助的领域30-35
  • (一)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议题30-35
  • (二)议程内容对国际发展援助领域拓展的要求35
  • 三、新议程设定原则与国际发展援助模式和主体35-37
  • (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与发展援助模式的多样性35-36
  • (二)普适性原则与发展援助主体的多元化36-37
  • 四、议程对审查机制的强调与发展援助的效果评价37-39
  • (一)不可量化的援助有效性测度面临困难37-38
  • (二)为多方参与援助效果评价体系提供契机38
  • (三)对援助信息的公开透明度提出更高要求38-39
  • 第四章 新形势下国际发展援助的南北分歧与南南困境39-43
  • 一、南北双方参与国际发展援助的态度分歧39-41
  • (一)“可持续”VS“发展”:目标侧重各有不同39-40
  • (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适用范围:援助原则认识分歧40
  • (三)执行手段和执行力上的分歧40-41
  • 二、当前形势下南南合作面临的挑战41-43
  • (一)南南国家贸易结构趋同41
  • (二)核心国家治理能力不足,制度准备不充分41-42
  • (三)未能拓展更多主体参与南南合作42
  • (四)缺少统一的审查和核算机制42-43
  • 第五章 中国在国际发展援助中的双重身份43-49
  • 一、中国的双重身份:发展中大国43-45
  • (一)大国地位有目共睹43-44
  • (二)发展问题不容忽视44-45
  • 二、作为受援方的中国角色45-47
  • (一)对华援助的必要性45-46
  • (二)对华发展援助的趋势和特点46-47
  • 三、作为援助方的中国角色47-49
  • (一)中国具备对外援助的实力条件47-48
  • (二)中国参与的国际发展援助成效显著48-49
  • 第六章 中国如何在国际发展援助中发挥更大作用49-55
  • 一、注重经济发展,努力缩小南北分歧49-50
  • (一)把消除极端贫困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49
  • (二)为消除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不均衡而努力49-50
  • (三)关注经济落后地区的环境问题50
  • (四)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妥善处理与传统援助国关系50
  • 二、提升南南合作水平,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50-52
  • (一)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建设50-51
  • (二)利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开展全方位合作51-52
  • (三)加大对更多国家的发展援助规模和力度52
  • 三、增强自身绿色转型和环境外交能力52-54
  • (一)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53
  • (二)健全制度保障,完善环境保护体制机制53
  • (三)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享可持续发展经验53-54
  • 四、履行发展中大国责任,,发挥软实力外交的作用54-55
  • (一)提升中国在国际发展援助领域形象地位54
  • (二)通过文化传播融合达成核心价值观共识54-55
  • 参考文献55-60
  • 致谢60-61
  •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秀军;;金砖国家与全球治理模式创新[J];当代世界;2015年11期

2 叶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及对2015年后议程的影响[J];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05期

3 邹志强;;2015年后发展议程与全球经济新规则塑造:联系与挑战[J];国际关系研究;2015年02期

4 金玲;;“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J];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01期

5 彭斯震;孙新章;;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背景、进展与有关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12期

6 陈迎;;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进展与展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7 孙伊然;;后危机时代中国南南合作的战略依托与选择[J];教学与研究;2014年08期

8 黄梅波;唐正明;;2015年后国际发展议程——目标、责任及中方立场[J];国际展望;2014年04期

9 ;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J];Beijing Review;2014年21期

10 许晓峰;;国际援助与缓解贫困的发展议程[J];中外企业家;2014年05期



本文编号:1067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067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0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