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河北省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7 09:23

  本文关键词:河北省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开发区 产城融合 河北省 发展路径


【摘要】: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开发区已经成为试验田性质的存在,主要任务是对外开放经济和在内发展经济,既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使城市内部空间的架构更加合理。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相关政策的改变以及开发区自身发展阶段的迁移,目前的发展思路使开发区的发展遇到瓶颈期。这就要求开发区亟需改变当前的发展思路,大胆创新,这不仅需要完善开发区的自身功能,还需要实现开发区与主城区之间的互动共融。本文首先以基本概念与理论研究作为出发点,概括和总结出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而引入“产城融合”概念并通过分析借鉴一些优秀开发区的成功经验,对河北省开发区的发展提供创新性的思路引导;然后针对河北省开发区深入分析其发展现状,并从五个方面对河北省开发区现状进行详细解读;最后对河北省开发区进行产城融合度评价,并从三个角度分析阐述了开发区出现产城不同步的问题根源。基于对河北省开发区产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研究,本文对河北省开发区的“产”、“城”空间关系进行详细分类,并从空间、功能、环境三个方面对“产城融合”理念指导开发区发展进行探索,进而提出了具有河北省特色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的总体思路以及针对各类型开发区的发展思路;最终五个方面解读“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使河北省开发区实现产业发展与自身城市功能同步协调发展。最后以邯山经济开发区为例,首先对它的发展概况以及所面临的机遇挑战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对邯山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进行准确定位,最后在上述基础上,分析研究了邯山经济开发区的规划用地、职能定位与产业发展策略,为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营造城市功能与开发区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氛围、新气象。
【关键词】:开发区 产城融合 河北省 发展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7;TU984.11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6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方法12
  • 1.3 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界定12-14
  • 1.3.1 研究内容12-13
  • 1.3.2 相关概念界定13-14
  • 1.4 创新点14-15
  • 1.5 研究框架15-16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综述16-30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16-19
  • 2.1.1 国外研究综述16-17
  • 2.1.2 国内研究综述17-19
  • 2.2“产城融合”发展理念的引入19-22
  • 2.2.1“产城融合”理念提出的背景19
  • 2.2.2“产城融合”理念的内涵19-21
  • 2.2.3“产城融合”理念的重要意义21-22
  • 2.3 我国优秀开发区案例借鉴22-28
  • 2.3.1 昆山开发区22-24
  • 2.3.2 济南高新区东区24-26
  • 2.3.3 苏州工业园区26-28
  • 2.4“产城融合”发展经验借鉴总结28-29
  • 2.4.1 加强前沿规划,促进产城融合28
  • 2.4.2 整合人口结构,优化社会网络28
  • 2.4.3 完善服务配套,美化人居环境28-29
  • 2.5 本章小结29-30
  • 第3章 河北省开发区发展现状研究30-50
  • 3.1 河北省开发区发展历程及整体现状30-33
  • 3.2 河北省开发区现状解读33-38
  • 3.2.1 区域经济33-34
  • 3.2.2 城市空间结构34
  • 3.2.3 产业结构34-35
  • 3.2.4 国家政策以及大中企业影响35-36
  • 3.2.5 管理体制36-38
  • 3.3 河北省开发区产城融合度评价38-46
  • 3.3.1 产城融合度评价的意义38
  • 3.3.2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产城融合度评价体系构建38-40
  • 3.3.3 产城融合度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40-43
  • 3.3.4 产城融合度评价43-46
  • 3.4 河北省开发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46-49
  • 3.4.1“产”与“城”——与主城区尚未实现互动互融46
  • 3.4.2“产”与“产”——开发区自身质量有待提高46-48
  • 3.4.3“产”与“自然”——产业发展未能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48-49
  • 3.5 本章小结49-50
  • 第4章 河北省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研究50-69
  • 4.1 现有开发区“产”、“城”空间关系类型50-52
  • 4.1.1 主城区包含在内型50-51
  • 4.1.2 依附主城区发展型51
  • 4.1.3 毗邻主城区生长型51-52
  • 4.1.4 独立自主发展型52
  • 4.2“产城融合”理念指导开发区发展的探索52-55
  • 4.2.1 空间方面52-53
  • 4.2.2 功能方面53-55
  • 4.2.3 环境方面55
  • 4.3 河北省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的思路55-59
  • 4.3.1 河北省开发区分类55-56
  • 4.3.2 河北省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总体思路56-58
  • 4.3.3 山区地区开发区发展思路58
  • 4.3.4 沿海地区开发区发展思路58-59
  • 4.3.5 平原地区开发区发展思路59
  • 4.4 河北省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59-66
  • 4.4.1 功能复合59-61
  • 4.4.2 完善配套设施61-62
  • 4.4.3 实现空间多样性融合62-64
  • 4.4.4 完善管理体制64-65
  • 4.4.5 注重绿色环保65-66
  • 4.5 河北省开发区产城融合度对比评价66-68
  • 4.6 本章小结68-69
  • 第5章 典型案例——邯山经济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研究69-86
  • 5.1 邯山经济开发区发展概况69-73
  • 5.1.1 区位概况69
  • 5.1.2 空间概况69-70
  • 5.1.3 产业发展概况70-72
  • 5.1.4 现状用地概况72-73
  • 5.1.5 基础设施建设概况73
  • 5.2 邯山经济开发区SWOT分析73-79
  • 5.2.1 优势(Strength)73-76
  • 5.2.2 劣势(Weakness)76-77
  • 5.2.3 机遇(Opportunity)77-78
  • 5.2.4 挑战(Threat)78-79
  • 5.3 邯山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定位79-80
  • 5.3.1 打造中原经济区物流产业发展高地79
  • 5.3.2 建立综合物流枢纽79-80
  • 5.3.3 构建功能完善的复合型开发区80
  • 5.4 邯山经济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选择80-85
  • 5.4.1 完善园区规划,,明确职能定位80-81
  • 5.4.2 实施产业联动策略,促进产业积极发展81-82
  • 5.4.3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复合开发区职能82-85
  • 5.5 本章小结85-86
  • 结论86-87
  • 致谢87-88
  • 参考文献88-91
  • 附录91-93
  • 作者简介与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93-9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海鹰;尹鑫;侯玮;申丽霞;王海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资源枯竭型村镇生态植入研究[J];煤炭工程;2015年07期

2 丁悦;蔡建明;杨振山;;中国城市开发区研究综述及展望[J];工业经济论坛;2015年01期

3 杜宝东;;产城融合的多维解析[J];规划师;2014年06期

4 李文彬;张昀;;人本主义视角下产城融合的内涵与策略[J];规划师;2014年06期

5 欧阳东;李和平;李林;赵四东;钟源;;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与规划策略——以中泰(崇左)产业园为例[J];规划师;2014年06期

6 张惠兰;班娅萌;陈新;;河北省开发区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商;2013年14期

7 孔翔;杨帆;;“产城融合”发展与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基于对江苏昆山的实地调研[J];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05期

8 李文彬;陈浩;;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S1期

9 刘畅;李新阳;杭小强;;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S1期

10 刘瑾;耿谦;王艳;;产城融合型高新区发展模式及其规划策略——以济南高新区东区为例[J];规划师;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唐晓宏;上海产业园区空间布局与新城融合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光辉;我国产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3 李碧宏;产业集聚与增长极的形成[D];西南大学;2012年

4 丁福浩;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理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迷靓;苏州工业园区空间演变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2 董航;基于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食品应急物流供应能力评价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4年

3 冯慧;基于“产城融合”的乌鲁木齐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4 卫宽宽;产城融合背景下产业新区规划布局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4年

5 沈永明;产城融合理念下的开发区空间整合策略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4年

6 范婉莹;基于社会均衡视角的同城化发展路径及规划导控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7 景丽华;基于产城融合的近郊型开发区发展路径探索[D];兰州大学;2014年

8 刘芬;基于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邯郸市物流园区选址问题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3年

9 高纲彪;“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刘敏;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02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102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f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