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视域下黑龙江省碳排放量空间计量分析
本文关键词:“绿色经济”视域下黑龙江省碳排放量空间计量分析
【摘要】:在对黑龙江省13个地区2005-2012年碳排放量估算的基础上,利用局域Moran’s I统计量对历年碳排放量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分析,并以扩展的STIRPAT模型为基础,利用空间滞后模型分析了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从转变经济增长观念、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加速区域合作和城镇化进程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大学理学院;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3D081)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JG15DB141)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W2015171)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3.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沈阳110036)0引言“绿色经济”一词是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在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次提出的。2010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以零排放和零浪费为目标的绿色基金计划。2012年6月,联合国大会以“绿色经济”为主题,就绿色增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春燕;张英;;我国人均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协整分析[J];中国物价;2011年05期
2 刘晓沛;;中国各省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10期
3 尚文英;;河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演变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J];经济经纬;2011年03期
4 陈志芳;冯利英;;我国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年07期
5 周纪昌;;应用组合模型对河南省碳排放量的预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年04期
6 吕明元;胡伟;李彦超;;天津市三次产业碳排放量估算的实证分析[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7 李端;;甘肃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甘肃金融;2010年12期
8 杨荣海;;美国碳排放量和经济增长的政策效应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0年07期
9 刘裕生;陈锦;;北京市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2002~2011)[J];人民论坛;2013年11期
10 龚新蜀;李龙;;西北五省产业结构与碳排放量的关联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月红;;山东省经济增长对碳排放量影响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郑亦工 实习记者 赵娜;王宏英:改变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2 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 教授、博导 赵伟;谨防“淡化”变“碳化”[N];浙江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吕静;绿色经济如何落到实处?[N];中国经营报;2010年
4 新德里世界观察研究所研究员 安娜·达·科斯塔 林永锋 摘编;希望与挑战同在:给印度的大胆建议[N];中国能源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会宁;基于碳排放量的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闫汉洋;科学发展观下西安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2 薛云霞;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D];武汉轻工大学;2015年
3 张小梅;重庆市渝北区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喻斯达;广东省区域碳预算方案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邢强;西北五省经济发展与碳排放量的关系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4年
6 闫继云;低碳经济视角下北京市贸易结构优化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7 王蓓蓓;辽宁省低碳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49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149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