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基于连续性动态分布方法的中国碳排放收敛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08 05:22

  本文关键词:基于连续性动态分布方法的中国碳排放收敛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连续性动态分布方法 碳排放 收敛


【摘要】:本文采用连续性动态分布方法结合2002—2011年28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的动态演进和长期趋势。研究发现,虽然在研究时期内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均为单峰分布,但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二者都将出现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现象,且这种俱乐部收敛并不由地域因素决定。为了避免出现俱乐部收敛的极化现象,应重点控制碳排放强度约为4.05、4.7倍均值和人均碳排放约为3.9、5.0倍均值城市的碳减排。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暨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推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与政策研究”(71333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城市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效率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714731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研究”(15ZDA054)的阶段性成果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低碳经济趋势下广东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调整和政策研究”(11JDXM79002)的资助
【分类号】:F124.5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气候变暖受到全球关注的条件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面临很大的碳减排压力。中国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碳减排计划,例如,宣布到2020年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将碳排放强度减少40%~45%。在十二五规划中将2015年的碳排放强度相对2010年降低17%。在2014年,中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骞;刘华军;;中国碳强度分布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基于1995-2009年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2年02期

2 曹广喜;李倩;;亚太八国碳排放收敛性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3年07期

3 柏玲;姜磊;;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人均碳排放收敛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4 陈志建;王铮;孙翊;;中国区域人均碳排放的空间格局演变及俱乐部收敛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04期

5 郝宇;张千雪;张宗勇;;中国人均SO_2排放的省际收敛性——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6 潘新华;仇伟;;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实证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12期

7 杨骞;刘华军;;中国地区二氧化碳排放的随机收敛研究——基于两类碳排放指标的再检验[J];经济评论;2013年04期

8 丘兆逸;;人民币升值对区域碳排放强度的非对称冲击研究——以广西和广东为例[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9 王娟;张克中;;中国省域碳排放趋同与经济增长[J];经济管理;2014年06期

10 郝宇;张千雪;;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收敛性研究——以二氧化硫为例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贺红兵;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许广月;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佳;中国地区碳不平等:测度及影响因素[D];重庆大学;2012年

4 陈志建;中国区域碳排放收敛性及碳经济政策效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娟;财政分权、政府支出与碳排放[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王娟;财政分权、政府支出与碳排放[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潘兴侠;我国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影响因素及收敛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杜颖;中国省际碳生产率的空间依赖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霍婷;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差异及其相互关系[D];重庆大学;2012年

3 仇伟;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二氧化碳排放相关性实证分析[D];延安大学;2013年

4 李倩;我国能源消费强度与碳排放的收敛性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5 余嘉佳;中国分行业碳生产率的动态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香港特别行政区:年人均碳排放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J];四川建材;2010年05期

2 孙敬水;;中国碳排放强度驱动因素实证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杜运苏;;我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研究新进展[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4 林靖s,

本文编号:1155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155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4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