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美国经济复苏前景:兼论欧洲危机的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年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
王丹
【摘要】:2007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其愈演愈烈地态势蔓延全球,最终升级为全球的金融危机。截至到2013年上半年,美国已先后推出了QE1、QE2、QE3进行全面挽救,增加货币供给,释放大量流动性,造成跨境资本的大规模流动。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究QE对我国跨境资本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先梳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相关知识脉络,包括QE1QE2QE3实施的背景及其原因,以及其具体内容的详述与分析。在通晓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始末之后,针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特点,重点分析两个层面:一是美国量化宽松期间造成的资产价格上涨,,二是美国量化宽松期间新兴市场跨境资金的大量流入。在纵观新兴市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跨境资金的影响。此部分分为两个角度,其一是通过美国市场指标来分析,包括美国经济风险指标(VIX指标)、美国流动性指标(美国商业银行信贷额表示)美国经济增长指标。其二是通过中国市场指标来分析,包括我国资产价格指标(上证综指)、我国利率指标、汇率指标、我国经济增长指标。为进一步分析美国量化宽松对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资金流动的影响,进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确定其以利率渠道、信贷渠道、汇率渠道的传导方式。随后根据美国量化宽松的退出对新兴市场以及我国的影响进行系统阐述,研究发现QE的退出将对新兴市场部分国家造成重大冲击,但对于我国的冲击有限。最后,为防范QE退出所造成的冲击,分别从新兴市场和我国两方面为防止跨境资本大规模撤离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6;F827.1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刚;;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及中国对策[J];财经科学;2011年04期
2 陈磊;侯鹏;;量化宽松、流动性溢出与新兴市场通货膨胀[J];财经科学;2011年10期
3 何帆;;美联储近期的救市政策及其潜在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09年03期
4 黄益平;;债务风险、量化宽松与中国通胀前景[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1期
5 黄海洲;;美国经济复苏前景:兼论欧洲危机的作用[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6期
6 何国华;常鑫鑫;;美元本位与中美贸易顺差之谜[J];世界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7 陈晓莉;孙晓红;;美国数量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J];经济科学;2012年01期
8 贾少龙;;中美货币政策变动与国内资产价格调控[J];经济问题;2012年02期
9 胡援成;张朝洋;;美元贬值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传导途径及其效应[J];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10 李稻葵;尹兴中;;国际货币体系新架构: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源;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晓鑫;基于金融视角的中美经济关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应贵;姚静;;美国联邦政府赤字、经济增长与前景展望[J];财经科学;2011年12期
2 许欣欣;李天德;;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制造了世界性高通胀吗——基于次贷危机后不同经济体通货膨胀差异的分析[J];当代财经;2012年04期
3 陈修谦;;中国“大国金融”崛起之路研究综述[J];大国经济研究;2011年00期
4 吴金友;;论中国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面临的新挑战[J];南方金融;2011年05期
5 李稻葵;;富国、穷国和中国——全球治理与中国的责任[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4期
6 刘春喜;;金融发展差异与中美经常项目失衡的关系:微观层面的一个文献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2年12期
7 李永刚;;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世界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J];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01期
8 赵春明;李宏兵;;美国债务问题:演化路径、经济影响与我国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范小云;王道平;;人民币的非国际货币地位与中国经济扭曲[J];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10 王达;白大范;;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及其对美中贸易的影响[J];东北亚论坛;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雅琴;;美国政府救市过程中政府采购相关措施的法律评价?——以WTO《政府采购协议》为参照系[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2 路妍;林乐亭;;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非均衡性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研究[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源;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赵爱清;全球化视角下中国的输入性流动性过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乔臣;货币国际化思想的流变[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金友;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5 王晓钧;后危机时代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白大范;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D];吉林大学;2012年
7 陈庆海;美联储金融危机救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范海君;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9 向雅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法律路径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10 翟晓英;中国金融外部失衡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玉宾;国际货币协调机制的发展趋势[D];外交学院;2011年
2 常悦;大型经济体货币政策跨国溢出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陈施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与中国的参与[D];南昌大学;2011年
4 郝姣波;全球经常项目失衡的可持续性[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武锦;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董伟;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刘春喜;金融发展差异与中美经常项目失衡的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8 邓煦;全球金融危机与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9 王志鑫;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张赟;美联储应对次贷危机的金融救助政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林阳;;国际石油期货价格波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率波动的影响——基于Almon PDL的经验证据[J];财经科学;2008年12期
2 王东;;“定量宽松”政策的实质及对中国的影响[J];财经科学;2009年07期
3 尹继志;;美联储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操作与效果[J];财经科学;2009年09期
4 刘胜会;;危机中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视角[J];财经科学;2009年10期
5 贺晓波;许晓帆;;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冲击效果透视[J];财经科学;2009年10期
6 崔光灿;;流动性影响资产价格与消费价格的传导机制[J];财经科学;2009年11期
7 戴金平;张华宁;;后危机时代美国非传统货币政策的退出机制[J];财经科学;2010年06期
8 王晓雷;刘昊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国的消费投资与全球流动性泛滥[J];财经科学;2011年02期
9 李东阳;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空心化[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1期
10 何帆,张明;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中的美元霸权因素[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 张茉楠;[N];证券时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晖;FDI对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5年
2 曹秋菊;经济开放条件下中国产业安全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唐宋元;债权型货币错配与中国的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严志辉;美元国际地位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王达;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朱江;内外失衡下的流动性供给、资产价格及货币政策选择[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7 焦武;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广臣;“流动性陷阱”与中国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杨浩;日本“流动性陷阱”的实证分析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孙文涛;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曾红;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俊平;;及时收紧货币政策应对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冲击[J];财会研究;2011年03期
2 郑永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根源、原理及传导机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3 杨金梅;;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影响[J];华北金融;2011年02期
4 李娅;温连青;;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经济学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年02期
5 赵慧敏;吴琼;;量化宽松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1期
6 吕培培;;论债务危机、量化宽松与通货膨胀[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1期
7 丁芊;;美国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研究[J];西部金融;2011年08期
8 穆争社;;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特征及运行效果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9 闾海琪;;美国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后果[J];调研世界;2010年12期
10 陈博;;金融危机后我国汇率改革的选择[J];经营管理者;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齐亚彬;周平;;全球矿业走势分析[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2 张作奇;我国经营者操纵市场价格行为法律规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3 陈欢;美国非传统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4 徐磊;介入事件对中国股市影响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5 陈石磊;美国金融危机根源问题探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虞斐;2007-2010年美联储非传统型货币政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朱利杰;后危机时期金砖四国通货膨胀治理比较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美国经济复苏前景:兼论欧洲危机的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9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29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