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演化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大转型:兴衰探源与历史比较
本文关键词:路径演化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大转型:兴衰探源与历史比较 出处:《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路径演化 转型比较 适宜制度 技术进步 结构转变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制度适宜性调整——技术进步方式转换——经济结构动态转变"理论解释框架,从中国经济大转型的路径演化过程探寻增长表现兴衰转化的深层动力。研究认为:路径生成、稳定与分化阶段均可能孕育出经济转型的路径构建机会,只有当各个环节形成匹配合力时,经济转型才能够顺利实现;历次转型之间内含的递进逻辑与累积效应,会借助自发演化趋势与思想模型修正的相互作用,在矛盾生成、消解过程中予以传递,进而催生出不同经济转型之间路径演化的阶段性差异;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认知协调,理论探索与经验实践的创新结合以及开放系统下的多方位互动等Qg容,共同构成中国式经济转型增长的历史启示。
[Abstract]: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frame of "system suitability Adjustment-technological Progress Mode Transformation-Economic structure dynamic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path evolution process of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o explore the growth performance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eep-seated motive. The study believes that: path generation, stability and differentiation stage may breed the opportunity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path construction. Only when each link forms matching force,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can be realized smoothly. The progressive logic and cumulative effect contained in the successive transitions will be transmitted in the process of contradiction generation and resolution with the help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pontaneous evolution trend and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thought model. Then the stage difference of path evolution between different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s given birth to; The benefit, cognitive coordination, innovation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and the multi-directional interaction under the open system constitute the historical enlightenment of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growth in China.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5ZDA012)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13JBGP014)资助
【分类号】:F121
【正文快照】: 一、引言长期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是经济学领域中最令人着迷的问题,无论是从横向维度对国家间贫富差异生成及其趋同机制的探讨,还是从纵向维度对增长源泉与贫困根源的追溯,世界经济发展多样化、不平衡的演进路径总能为其提供丰富的案例资源与理论修正契机。中国经济的兴衰转化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津津;任保平;;重释李约瑟之谜:经济转型路径演化视角下的兴盛与衰落[J];经济学家;2016年06期
2 高文杰;;历史大转型中的中国经济转型——16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回顾与反思[J];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11期
3 彭南生;严鹏;;技术演化与中西“大分流”——重工业角度的重新审视[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年03期
4 达仁·埃塞姆格鲁;西蒙·约翰逊;詹姆斯·罗宾逊;张吨军;;制度:长期增长的根本原因[J];南大商学评论;2006年03期
5 贺新元;;辩证思维下的“中国道路”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江成;赵超;;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道路认同研究[J];甘肃理论学刊;2017年01期
2 王津津;任保平;;路径演化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大转型:兴衰探源与历史比较[J];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01期
3 王津津;任保平;;中国经济衰微与复兴的历史大转型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2016年04期
4 王津津;任保平;;重释李约瑟之谜:经济转型路径演化视角下的兴盛与衰落[J];经济学家;2016年06期
5 严鹏;;国家作用与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一个新李斯特主义的解读[J];当代经济研究;2015年12期
6 Philip Hoffman;;案例比较与制度生成[J];量化历史研究;2015年01期
7 张屹山;杜娇;;科学构建中国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权力范式[J];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11期
8 陈江;刘志成;吴能全;;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变迁——一个分析框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9 王立冬;;法治推动制度变革:发掘中国经济增长新源泉[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5年04期
10 郎秀云;;“中国道路”的争议和思考[J];学术界;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f ;;理解“李约瑟之谜”的一个经济增长视角[J];经济学动态;2015年06期
2 汪川;赵亚奎;;重视“李约瑟之谜”:“统一增长理论”的视角[J];经济学动态;2011年12期
3 代谦;李唐;;技术传承方式与长期增长:对传统中国增长停滞的一个解释[J];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4 皮建才;;权威委托机制与李约瑟之谜:基于文献的批判性思考[J];经济科学;2009年06期
5 杜恂诚;李晋;;“加州学派”与18世纪中欧经济史比较研究[J];史林;2009年05期
6 王绍光;;坚守方向、探索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六十年[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7 彭南生;严鹏;;试论近代工商业学徒对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影响[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赵红军;;李约瑟之谜:经济学家应接受旧解还是新解?[J];经济学(季刊);2009年04期
9 周琳;;书写什么样的中国历史?——“加州学派”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述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欣;当代技术进步的新特点[J];工业技术进步;2000年04期
2 郭红波;鹤轮技术进步再迈新阶[J];中国橡胶;2000年01期
3 岳远新;济化获得“济南市‘九五’技术进步先进企业”称号[J];山东化工;2001年02期
4 ;技术进步[J];上海工业;2003年02期
5 吴守忠;千方百计加快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6 格林;纺机技术进步亮相北京——第九届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一瞥[J];丝绸;2004年11期
7 张全红;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黄泽萍;;试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双重影响及政策选择[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12期
9 ;腾飞的有色[J];中国有色金属;2008年23期
10 王玺;张勇;;关于中国技术进步水平的估算——从中性技术进步到体现式技术进步[J];中国软科学;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家骅;;试论我国技术进步的社会化和产业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孙文英;;依靠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A];1999年晋冀鲁豫鄂蒙六省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1999年
3 张永光;;技术进步的统计评估[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王有贵;方福康;;技术进步的经济含义及其动力学机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5 雷明;冯珊;;技术进步评价系统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6 陈艳莹;张国峰;;技术进步的内生性与可持续发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雷明;;评价技术进步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研究[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8 蔡伟毅;;全球化条件下的知识溢出与技术进步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王艾敏;;外商投资对房地产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南省的数据[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靳卫东;吴向鹏;;实现技术进步型经济增长的路径和策略研究[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规律[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 管汉晖;技术进步服从于经济规律[N];中华读书报;2013年
2 王春生;企业是技术进步的主体[N];光明日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于都;技术进步:报业实力的引擎[N];中华新闻报;2002年
4 冯昭奎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分析技术进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记者 高家宽 通讯员 陈杰;技术进步项目挑大梁[N];嘉兴日报;2011年
6 蔡肖兵;技术进步的代价[N];人民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冯卫东;技术进步是就业的福星还是灾难[N];科技日报;2013年
8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章玉贵;内生性技术进步才是中国经济源动力[N];上海证券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陈继军;多晶硅:脱困的希望在技术进步[N];中国化工报;2013年
10 孙涤;技术进步——企业发展的动力[N];;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宏秀;技术进步与价值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2 张艳秋;基于技术进步实现指数的制造业技术进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何暑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刘志恒;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对技术进步方向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李多;环境技术进步方向的内生化机理和政策激励效应检验[D];吉林大学;2016年
6 赵利;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张育明;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理论与政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郭建万;中国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理论和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檀勤良;技术进步视角下中国就业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10 邢宏建;网络技术进步与网络标准竞争[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潇;有偏技术进步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倪佩;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追赶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李f,
本文编号:1388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388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