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产业转移对传统农区工业化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0 04:04

  本文关键词:产业转移对传统农区工业化的影响研究 出处:《河南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转移 传统农区 工业化 影响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工业化迅速推进,但这种发展不是全国范围内的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凭借其区位优势及国家政策的倾斜,经济总量一直遥遥领先,率先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而传统农区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基地,其工业化水平一直处于落后地位,如何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劳动力、能源、原材料等各种要素指向型产业与要素密集度出现愈来愈大的偏差,在这个区域,资源开始出现短缺,发展空间在缩小,产业结构迫切需要调整与升级,落后产业急需转移出去;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显著,东部地区要积极承接来自国际上的新一轮产业转移。因此,推进东部地区产业向传统农区转移,不仅可以加快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还可以促进农区工业化加快发展。 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以传统农区承接产业转移为主线,结合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相关理论,用EVIEWS计量软件作为研究工具,以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区进行案例分析,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了传统农区承接产业转移对工业化产生的影响。具体的文章结构安排: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走工业化道路是传统农区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转移为传统农区实现工业化带来了重大机遇。第二部分是关于产业转移的基础理论分析,从产业转移的动因、模式等多个角度对产业转移理论进行概述,进一步解释产业转移是怎样发生的。第三部分是产业转移对传统农区工业化影响的一般分析,从工业化规律出发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国民收入和制造业内部结构等5个方面代表工业化,阐述了产业转移对传统农区工业化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例如通过稀缺生产要素注入,促进传统农区经济增长;通过高层次产业移入、技术外溢促进传统农区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产业的发展、企业的迁移或扩张,促进传统农区就业增加,提高国民收入等。第四部分是产业转移对传统农区工业化影响的实证方面研究,以河南省作为传统农区的典型代表,以FDI代表产业转移,以人均GDP(PGDP)、二产业产值比重(T)、二三产业就业比重(R)、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INCR)和重工业增加值(EH)代表工业化,分别对工业化的5各方面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协整检验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承接产业转移对传统农区工业化的影响显著。河南省实际利用外资额度每增加1%,将使人均GDP增长0.47%,二产产值比重提高0.06%,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0.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0.41%,重工业增加值增长0.86%。第五部分是对产业转移趋势及现状的分析,借鉴学者们对产业转移定量分析的观点,针对制造业内部17个行业,运用区域集聚指数分析了东部地区制造业具有向外转移趋势的行业及传统农区具有显著的承接优势的行业,为传统农区进一步有选择的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参考。第六部分是促进传统农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为科学、高效的承接产业转移,传统农区应搞好园区建设,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健全市场体系,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劳动力素质、创新引资方式,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 up , our country has sustained high - speed development and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 but this development is not a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e whole country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the east , there is a growing trend in the industrial level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 In this paper , the author gives an overview of industrial transfer to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region by mean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theory of industrial transfer ,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 employment structure , national income and internal structur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 The sixth part i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k , build a good investment environment , improve the market system , improve the opening degree of the outside world , strengthe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labor force , innovate the way of financing , and scientifically undertake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玮;毕超;;区际产业转移中企业区位决策实证分析——以食品制造业为例[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2 张公嵬;梁琦;;产业转移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03期

3 戴宏伟;王云平;;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02期

4 商务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课题组;我国外商投资梯度转移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4期

5 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6期

6 刘力;;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区域联动机制研究——兼论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J];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12期

7 简新华,向琳;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和优越性[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8 陈刚,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理论探微[J];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9 苏存欣;;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传统农区经济跨越发展之路[J];北方经贸;2012年08期

10 覃成林;熊雪如;;我国制造业产业转移动态演变及特征分析——基于相对净流量指标的测度[J];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01期



本文编号:1403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403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b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