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印度推进“孟不印尼”次区域合作的政策路径——兼议其与中国经济走廊倡议对接的愿景

发布时间:2018-01-11 23:30

  本文关键词:印度推进“孟不印尼”次区域合作的政策路径——兼议其与中国经济走廊倡议对接的愿景 出处:《太平洋学报》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孟不印尼” 印度 南亚 经济走廊 战略对接


【摘要】:在中国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依托积极推进同南亚地区经济走廊建设的背景下,印度莫迪政府主导的"孟不印尼"(BBIN)次区域合作的战略诉求与政策取向值得关注。从发展的视角看,作为追求地区影响力的工具,印度的目标并不限于"孟不印尼",地区内形成"BBIN+2",跨地区以BBIN为纽带有选择地强化与其他倡议对接,将是印度未来的政策方向。地理上的接壤成为中国推动参与南亚次区域合作的重要动力,然而地缘政治因素也深刻影响着中国倡议与"孟不印尼"次区域合作对接的前景。为推动中国与南亚次区域合作的有效对接,需要在合作理念和参与途径等多个层面加以规划。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 active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 corridors with South Asia on the basis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he strategic appeal and policy orientation of Subregional Cooperation between Bangladesh and Indonesia, led by Modi Government of India, are worthy of atten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it is a tool to pursue regional influence. India's goal is not limited to "Bangladesh and Indonesia", the formation of "BBIN 2" within the region, cross-regional BBIN as a link to selectively strengthen the interface with other initiatives. This will be India's policy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The geographical border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South Asian subregion. However, geopolitical factors also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prospects of China's initiative and the "Bangladesh and Indonesia" sub-regional cooperation dock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docking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Asia sub-regional cooperation. It needs to be planned at many levels, such as the concept of cooperation and ways of particip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F125.4
【正文快照】: 南亚地区的次区域合作起始于1997年的 间交往,也成为南亚各国的普遍共识。在此背“南亚增长四角”倡议(South Asian Growth Quad-景下,印度于2013年提出“孟不印尼”②次区域rangle,简称SAG.Q)?,但受南亚地区政治环境、合作倡议(Sub-regional Cooperation between Ban-基础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德华;加强中印缅孟次区域合作的意义[J];开放导报;2003年11期

2 胡志丁;骆华松;夏显芳;阳茂庆;;次区域合作及其发展的成因——一个跨学科视角的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0年02期

3 胡志丁;骆华松;熊理然;张伟;;次区域合作研究方向的变迁及其重新审视[J];人文地理;2011年01期

4 王海峰;;积极推进全方位次区域合作机制建设[J];国际贸易;2012年12期

5 贺圣达;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理论与方法[J];东南亚;1997年02期

6 卢光盛;中缅孟印次区域国际合作初步研究[J];东南亚;1999年02期

7 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会议在菲举行[J];东南亚南亚信息;1997年11期

8 李纯;对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几点建议[J];东南亚南亚信息;2000年08期

9 朱振明;泰国政府将主持今年的次区域部长级会议[J];东南亚南亚信息;2001年04期

10 陈社明,李益敏;中老缅泰结合部次区域交通网络体系建设研究[J];经济地理;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义敢;唐新文;赵世坤;;云南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规划建议[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2 郭来喜;;大湄公河流域次区域合作及重点城市发展问题[A];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 李义敢;唐兴文;赵世坤;;云南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规划建议[A];中国老科协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研讨会文集[C];2006年

4 杨小平;;人民币跨境使用与我国区域合作战略研究——中越、中老、中缅次区域个案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5 胡鸿章;胡锐;;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看云南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唐永红;;从开放性次区域自由贸易区到全面性两岸经济一体化——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实现路径研究[A];2006海峡两岸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辛文;进一步推动次区域反拐合作进程[N];人民公安报;2007年

2 记者 黄明健邋于志刚;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反拐第五次高官会在京举行[N];人民公安报;2007年

3 记者 于志刚邋黄明健;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反拐进程特点突出[N];人民公安报;2007年

4 石国胜;周永康会见出席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反拐部长级磋商会六国部长[N];人民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杜学敏;加强合作 加快进程[N];中国妇女报;2007年

6 记者 武_,

本文编号:1411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411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2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