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区辐射带动力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解——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本文选题:国家级新区 切入点:重庆两江新区 出处:《技术经济》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结合绝对经济联系和引力模型等理念和方法,评价了重庆两江新区对重庆市内区县发展的辐射带动程度。通过设定和试算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3种空间计量模型,优选出空间误差模型用于评估重庆两江新区辐射带动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力度。结果显示:重庆两江新区辐射带动重庆市内区县的拉力效应不太稳定、推力效应尚未形成,但综合推拉力效应呈上升趋势,表明重庆两江新区具有成为增长极的潜力;重庆两江新区对重庆市内区县的辐射带动力主要受到消费、投资、财政投入、城镇居民收入提升以及利用内资等因素的正向影响,受到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城镇化率等因素的负向影响。
[Abstract]:Taking the Liangjiang New area of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combining the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absolute economic connection and gravity model,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radiation-driven degre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s counties and districts in the Liangjiang New District of Chongqing. By setting up and trying to calculate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and three kinds of spatial metrological models, The spatial error model is selected to evaluat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intensity of the radiation belt power in the Liangjiang New area of Chongq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ull effect of radiation in the Liangjiang New area of Chongqing is not very stable, and the thrust effect has not yet been formed. However, the comprehensive push-pull effect shows an upward trend, indicating that the Liangjiang New area in Chongqing has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a growth pole, and the radiation driving force of the Liangjiang New District in Chongqing is mainly driven by consumption,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input.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income of urban residents and the utilization of domestic capital are negatively affected by the balance of RMB loans from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the rate of urbanization.
【作者单位】: 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得州理工大学农业与应用经济系;
【基金】:2016年度重庆社科联调研项目“重庆两江新区辐射带动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及评价研究”(Skldy201621)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勇;;国家级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及对江北新区的启示[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03期
2 茹伊丽;李莉;郭源园;;内陆国家级新区发展政策建议——基于内陆与沿海新区的对比[J];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06期
3 丁任重;陈姝兴;;大区域协调: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趋向分析——兼论区域经济政策“碎片化”现象[J];经济学动态;2015年05期
4 吴昊天;杨郑鑫;;从国家级新区战略看国家战略空间演进[J];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03期
5 彭建;魏海;李贵才;陈昕;袁媛;;基于城市群的国家级新区区位选择[J];地理研究;2015年01期
6 孙久文;姚鹏;;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与最新进展[J];经济学家;2014年07期
7 汪增洋;;增长、结构升级与城市经济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基于长三角城市群外围区的实证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8 王双;;环渤海经济圈两大国家级新区比较[J];中国国情国力;2013年09期
9 丁友良;;舟山群岛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基于国家级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05期
10 王佳宁;罗重谱;;国家级新区管理体制与功能区实态及其战略取向[J];改革;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元静;刘涛;焦敬娟;;国家节点战略的实施路径及其经济效应评价(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7年03期
2 刘继华;荀春兵;;国家级新区:实践与目标的偏差及政策反思[J];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01期
3 范巧;王成纲;;国家级新区辐射带动力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解——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J];技术经济;2017年01期
4 赵革文;;宁夏设立国家级新区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33期
5 王永男;石培基;刘春芳;张学斌;许云霖;;快速集聚型城市潜在土地利用竞争风险识别——以兰州新区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年12期
6 李明奎;石磊;谭雪;;国家级新区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初探[J];环境保护;2016年23期
7 曹云;;国家级新区与其它城市功能区的比较及发展趋势展望[J];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23期
8 张志峰;;重点医院对周边住宅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6年21期
9 滕飞;;增强东北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战略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6年11期
10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课题组;何永义;刘淼;李安福;;国家级新区建设经验与路径比较研究及对合肥滨湖新区的借鉴和启示[J];新丝路(下旬);2016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运江;孙斌栋;孙旭;;区域政策能否重塑中国经济版图: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研究综述[J];江淮论坛;2014年04期
2 李肃;;“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与城市文化竞争力实证研究——基于289个城市的文化竞争力指数[J];时代金融;2014年17期
3 李进;;贵安新区设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解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4 朱楠;石秦;;新型城镇化战略下西安空间发展模式新动向[J];规划师;2014年01期
5 张现成;;兰州新区开发建设的思考[J];中国工程咨询;2013年09期
6 方创琳;马海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的新区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J];中国土地科学;2013年07期
7 彭勃;;舟山群岛新区港口区位势评价及其发展战略研究——基于舟山、宁波、上海三港区位势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3年06期
8 楚尔鸣;马永军;;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J];区域经济评论;2013年03期
9 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02期
10 樊杰;;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纲;谭舒;;两江新区带来大量企业涌入 工业房产面临巨大发展机遇[J];重庆与世界;2010年07期
2 ;我国第3个国家级新区在重庆挂牌[J];中国地名;2010年08期
3 ;重庆两江新区总体方案获国家批准[J];城市规划通讯;2010年11期
4 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两江新区:10年再造一个重庆[J];领导决策信息;2010年26期
5 ;两江新区引领新一轮西部大开放 重庆化工迎来高速高效发展良机[J];江苏氯碱;2010年04期
6 ;德太50亿基金落户两江新区[J];西部大开发;2010年Z2期
7 彭应艺;周小荣;;两江新区:内陆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J];公民导刊;2011年01期
8 ;两江新区开发建设大会战全面打响[J];重庆与世界;2011年04期
9 王秀模;;准确把握开发区功能 引导两江新区走新路[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10 ;两江新区这一年[J];领导决策信息;2011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上汽通用五菱在两江新区建基地[A];西南汽车信息:2013年第6期(总第327期)[C];2013年
2 李建刚;;重庆两江新区多元化社区管理格局的创新与完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鲍佳亮;;重庆果园港夯实两江新区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新优势[A];浙江港航(2013年第4期总第60期)[C];2013年
4 常延聚;张丹;;国家级新区物流产业政策的研究——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详细规划)[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红缨;“两江新区”衔枚疾进[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2 记者 夏元;两江新区管委会“约法七章”树立新形象[N];重庆日报;2010年
3 记者 王开福;大力推进两江新区建设[N];中国电子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万小强;两江新区破茧而出[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5 记者 张琴;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6 记者 杨冰;改革创新、开拓开放引领两江新区发展[N];重庆日报;2010年
7 ;市委、市政府任命 重庆两江新区领导班子[N];重庆日报;2010年
8 记者 杨冰;市政府召开两江新区成立新闻发布会[N];重庆日报;2010年
9 记者 陈钧 实习生 郭欣欣;两江新区要在开发中更快更实解决“9+1”民生问题[N];重庆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刘慧;两江新区探索内陆开放新模式[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捷;重庆两江新区招商引资的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石晓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及其跟进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3 莫谍谍;城市社会水健康循环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赖昂;重庆两江新区融资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李玉琪;重庆市两江新区汽车产业招商引资的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6 颜开;基于GIS的重庆两江新区城市水系统数据库构建[D];重庆大学;2016年
7 邓美涛;重庆市两江新区企业人才工作满意度与需求特征及其政府保障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8 何定军;全球化视角下两江新区战略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邓s,
本文编号:15591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559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