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人力资本、贸易开放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基于GML指数和系统GMM方法

发布时间:2018-03-13 02:00

  本文选题:人力资本 切入点:贸易开放 出处:《经济问题探索》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论文基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法测算了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的提高更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东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增速最大,中部地区的技术效率较高;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贸易开放水平越高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更明显的促进效应。
[Abstract]:Based on panel data of 30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4, this paper uses SBM-Undesirable model and 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 index method to measure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each region, and then analyzes human capital by panel data model. The study finds that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can promote TFP. The eastern region has the largest growth rat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hile the central region has a high technical efficiency. Human capital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growth of region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trade opening,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trade opening.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capital level has a more obvious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increase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的人口、人口转变和经济增长”(71673194),项目负责人:邓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兴市场经济周期与波动的特征及启示”(71473169),项目负责人:邓翔
【分类号】:F124;F224;F249.2;F7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芳;;研发溢出与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6年09期

2 霍忻;;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技术进步影响研究——基于吸收能力视角[J];经济经纬;2016年03期

3 吕大国;沈坤荣;简泽;;“出口学习效应”的再检验:基于贸易类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16年02期

4 陈超;;进口贸易、FDI与国际知识资本溢出——来自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6年02期

5 杨晨;韩庆潇;;出口规模、出口地理方向与中国服务业企业生产率——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11期

6 杨晓云;;资本品进口与企业生产率——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J];经济经纬;2015年06期

7 陈启斐;刘志彪;;进口服务贸易、技术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47个国家双边服务贸易数据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15年05期

8 童馨乐;徐菲菲;张为付;杨向阳;;生产者服务出口贸易如何影响生产率增长?——基于OECD国家数据的实证检验[J];南开经济研究;2015年04期

9 徐婧;孟娟;;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06期

10 江春;吴磊;滕芸;;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2000-2008[J];财经科学;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翔;朱高峰;李德山;;人力资本、贸易开放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基于GML指数和系统GMM方法[J];经济问题探索;2017年08期

2 关浩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佛山五区及重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基于非参数DEA及Malmquist模型[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3 刘耀彬;杨靖旭;蔡梦云;;人力资本视角下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4 李诗航;廖迎;;资本品出口会拉动创新吗?——基于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5 姚星;王博;王磊;;区域产业分工、生产性服务进口投入与出口技术复杂度: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经验证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7年05期

6 原磊;邹宗森;;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绩效优势——基于不同产业类型的检验[J];财贸经济;2017年05期

7 陈继勇;陈大波;;贸易开放度、经济自由度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8 张云;赵富森;;国际技术溢出、吸收能力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影响的研究[J];财经研究;2017年03期

9 高阳;魏艳骄;孙江明;;中国农产品出口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率影响研究——基于上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世界农业;2017年01期

10 胡建辉;;高强度环境规制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吗?——基于环境规制分类视角的研究[J];环境经济研究;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原小能;胡雅蓓;;中国服务业垂直专业化的生产率效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年03期

2 王建华;李艳红;;国际R&D溢出的地理效应——对Keller问题的进一步回答[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10期

3 张先锋;刘晓斐;孙纲;;汇率倒逼机制与出口学习效应——基于2001~2011年我国制造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4年09期

4 李方静;;出口、出口目的地与工资水平——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层面证据[J];国际经贸探索;2014年08期

5 刘强;林桂军;;中国货物出口升级路径的变迁规律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年05期

6 吴昌南;陈小兰;;我国服务业生产效率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基于高速公路密度和改革力度的视角[J];经济地理;2014年08期

7 涂远芬;;中国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与出口学习效应研究——基于制造业与服务业企业层面的比较分析[J];当代财经;2014年08期

8 任曙明;孙飞;;需求规模、异质性研发与生产率——基于ACF法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4年08期

9 胡宗彪;王恕立;;中国服务业生产率增长来源:服务进口还是出口?[J];上海经济研究;2014年07期

10 孙晓华;王昀;;企业规模对生产率及其差异的影响——来自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浩;;福建省全要素生产率低下原因及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徐宏毅,欧阳明德;论生产率悖论[J];理论月刊;2003年05期

3 崔传斌;;全要素生产率国外研究文献综述[J];未来与发展;2010年10期

4 王小波;全要素生产率的指数估计与分解[J];统计研究;1992年02期

5 金怀玉;菅利荣;;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6 陈虎;企业员工培训投资的理性思考[J];中国培训;2005年08期

7 张玉鹏;王茜;;人力资本构成、生产率差距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12期

8 宋才发;;“劳动生产率”与“劳动生产力”辨析——兼论科学技术在生产率中的作用[J];菏泽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9 王小波;再论全要素生产率的指数估计[J];统计研究;1993年04期

10 徐雷;;中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变动实证分析[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姜国君;郭蓉;朱平芳;;中国生产率溢出效应及其机制的微观实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出口与R&D[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7卷)[C];2006年

2 马甜;;中国电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结构调整对策[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赵凤芹;申德超;刘远洋;张祖立;;挤压系统参数对秸秆挤压膨化机生产率的影响[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分册[C];2005年

4 戴平生;陈建宝;;我国省域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夏沁芳;许晓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生产率提高——基于1978-2008年北京市金融服务和科技服务的定量分析[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6 祝侃;俞秀宝;于忠军;;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在煤炭企业的应用[A];世纪之交的煤炭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蒲郸名;;论雾化负离子健身香烟与生产率发展[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长久;生产率提高改变美经济周期[N];中国财经报;2002年

2 ;美第2季非农生产率提高5.7%[N];证券日报;2003年

3 本报首席记者 任荃 本报实习生 赵方宇;碳生产率 未来经济“紧箍咒”[N];文汇报;2009年

4 郎楷淳 编译;俄罗斯引爆生产率[N];经理日报;2002年

5 郑世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日益受到关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想点儿主意提高生产率[N];经济观察报;2013年

7 王心见;竞争是推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N];科技日报;2004年

8 ;电信公司亟待提升资产生产率[N];人民邮电;2002年

9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章玉贵;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挖掘增长潜力[N];证券时报;2013年

10 ;全球经济受益亚洲生产率提高[N];北京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祝接金;中国地方政府科教支出的生产率改进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宽斌;中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分解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孙默涵;无形资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3 郭婧;从人力资本提升视角的全要素生产率跨国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鄢姣;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5 李金星;要素市场扭曲的生产率效应及影响因素[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董宇慧;中国工业行业二元边际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7 秦臻;江苏制造业增加值率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6年

8 范存利;两级串行生产线仿真建模与分析[D];重庆大学;2016年

9 金晓琳;农业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10 黄验然;泛珠三角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04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604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3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