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要素错配及其对产出损失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5 03:29

  本文选题:要素错配 切入点:经济增长 出处:《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研究目标:测算全国各省份劳动力、资本错配程度和要素错配造成的产出缺口;探究要素错配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研究方法:从劳动力配置和人力资本配置角度分别构建二元经济测算模型。研究发现:大部分省份的要素错配程度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个别省份的要素错配程度在金融危机后跳跃式上升,导致产出缺口短期的放大现象明显;2010年要素错配解释了全国省份间以及农业部门内部收入差距的15.7%和25.1%;要素错配并不改变实际资本报酬占比的倒U形结构,但推迟了倒U型结构的转换界点大概4年。研究创新:将劳动力和资本放在同一框架下多纬度测算要素错配程度;将要素错配的研究扩展到分配格局领域。研究价值:提出新的要素错配测算方法,给出要素错配与收入分配格局两者的作用机制。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imate the output gap caused by labor force, capital mismatch and factor mismatch in all provinces of Chin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ffect of factor mismatch on income distribution pattern. Research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 allocation and human capital allocation, a dual economic measurement model is constr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gree of factor mismatch in most provinces is decreasing year by year. But the degree of factor mismatch in individual provinces jumped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2010, the factor mismatch explained 15.7% and 25.1of the income gap between provinces and within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The factor mismatch did not change the inverted U-shape structure of the actual capital reward ratio. However, the conversion point of inverted U-shaped structure is delayed for about 4 years. Research innovation: to measure the mismatch degree of factors in the same framework of labor force and capital; This paper extends the research of factor mismatch to the field of distribution pattern. Research value: a new method of factor mismatch calculation is proposed, and the mechanism of factor mismatch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pattern is given.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矫正要素配置扭曲与促进经济有效增长”(16JJD790031);教育部人文规划基金项目“行业工资差异、劳动力错配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出增长”(16YJA790003)的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需求结构转化背景下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研究”(15ZDC011)
【分类号】:F126.2;F224.0;F2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們;武英涛;;能源产业市场扭曲与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研究;2014年06期

2 杨振;陈甬军;;中国制造业资源误置及福利损失测度[J];经济研究;2013年03期

3 张杰;周晓艳;郑文平;芦哲;;要素市场扭曲是否激发了中国企业出口[J];世界经济;2011年08期

4 袁志刚;解栋栋;;中国劳动力错配对TFP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5 聂辉华;贾瑞雪;;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J];世界经济;2011年07期

6 李仁君;;中国三次产业的人力资本存量及其指数化测算[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徐现祥;周吉梅;舒元;;中国省区三次产业资本存量估计[J];统计研究;2007年05期

8 陈钊,陆铭,金煜;中国人力资本和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对于面板数据的估算[J];世界经济;2004年12期

9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10 蔡f ,王德文,都阳;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勇刚;罗海艳;;土地资源错配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吗?——来自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7年09期

2 艾明晔;刘桂希;孙薇;;中国石化行业能耗为何持续增加?——回弹效应及要素替代视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3 穆学英;刘凯;任建兰;;中国绿色生产效率区域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科学进展;2017年08期

4 金银亮;;中国劳动力省际工资差异程度为什么降低了?——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5 宋凌云;;政府补贴对制造业资源误置的影响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6 张莉;朱光顺;李夏洋;王贤彬;;重点产业政策与地方政府的资源配置[J];中国工业经济;2017年08期

7 朱希伟;沈璐敏;吴意云;罗德明;;产能过剩异质性的形成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17年08期

8 周杰琦;汪同三;;外资特征、环境规制与环境效率——理论与中国经验[J];当代财经;2017年08期

9 马艳艳;逯雅雯;;不同来源技术进步与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7年04期

10 杨志江;朱桂龙;;技术创新、环境规制与能源效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丹;王永进;;产业集聚、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与企业的融资成本——来自世界银行调查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3年06期

2 龚关;胡关亮;;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研究;2013年04期

3 孔东民;刘莎莎;王亚男;;市场竞争、产权与政府补贴[J];经济研究;2013年02期

4 李平;简泽;江飞涛;;进入退出、竞争与中国工业部门的生产率——开放竞争作为一个效率增进过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09期

5 罗德明;李晔;史晋川;;要素市场扭曲、资源错置与生产率[J];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6 赖俊平;;市场竞争程度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分布变化[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7 鄢萍;;资本误配置的影响因素初探[J];经济学(季刊);2012年02期

8 鲁晓东;连玉君;;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J];经济学(季刊);2012年02期

9 简泽;;从国家垄断到竞争:中国工业的生产率增长与转轨特征[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1期

10 曾先峰;李国平;;资源再配置与中国工业增长:1985~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东方;;“错配鸳鸯”的中餐菜式[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5年10期

2 袁志刚;解栋栋;;中国劳动力错配对TFP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3 李新功;;国际生产中心转移与货币体系错配:东亚金融合作[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王林辉;袁礼;;资本错配会诱发全要素生产率损失吗[J];统计研究;2014年08期

5 ;教育格言精粹[J];教书育人;2009年36期

6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章大鹏;吕美玲;陈芝兰;李国民;汪海林;;E.coli MutS蛋白与错配DNA相互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丹江;人才错配也是大材小用[N];中国化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王继高;金融资源出现错配 防风险仍将延续[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3 银河证券;金融资源错配阻碍经济转型[N];中国证券报;2013年

4 银河期货首席宏观经济顾问 付鹏;化解资产和债务错配 引导资金去它该去的地方[N];证券日报;2013年

5 李现实;用市场化改革化解金融资源错配[N];经济日报;2013年

6 赵文龙;保险产品与消费者错配风险亟待解决[N];中国保险报;2011年

7 记者 孟扬;中小银行存贷期限错配进一步凸显[N];金融时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张敏;资源错配滋生“天价学区房”[N];中国证券报;2013年

9 记者 何安;“乌龙指”或致资金错配 市场平复还需时间[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10 邮储银行金融同业部 周琼;银行理财期限错配的原因探解[N];中国邮政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永伟;资源错配:问题、成因和对策[D];北京大学;2013年

2 张佩;中国的资源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D];清华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中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期限错配风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朱烈;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源错配的实证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3 张茜;现代汉语状语错配问题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4 曹婉;混合错配安排下的反避税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年

5 刘震虹;股份制商业银行期限错配风险与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赵勤勤;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研究供受者间HLA-DQA1等位基因错配比例及对移植预后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6年

7 廖妃;地位与财富的反转: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错配的校正[D];山东大学;2016年

8 白塔林夫;金融危机对我国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不同的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9 袁s,

本文编号:1614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614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9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