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监管压力、经济周期与宏观审慎政策效果

发布时间:2018-03-18 04:28

  本文选题:资本缓冲 切入点:监管压力 出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52家主要银行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监管压力和经济周期对宏观审慎政策效果的影响。相关实证结果表明:(1)监管压力的上升能够显著促使银行增加资本缓冲,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在总体是有效的。(2)监管压力的上升会促使银行加快其资本缓冲的调整速度,这在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表现得尤为明显。(3)经济周期会对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一定影响,但这一影响在不同性质的银行中有所不同。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济上行期的政策效果相对较弱,而在经济下行期,政策效果相对较强。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经济周期的影响恰好相反。(4)在顺周期性机制下,银行行为存在过度承担风险以获取高收益的倾向,通过提升监管压力可以有效抑制这一倾向,从而促使银行降低风险,提高稳定性。
[Abstract]:Based on panel data of 52 major banks in China from 2007 to 2015,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regulatory pressure and economic cycle on macro-prudential policie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ise of regulatory pressure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banks to increase capital buffers. Countercyclical macroprudential policies are generally effective.) rising regulatory pressure will prompt banks to speed up the adjustment of their capital buffers. This is particularly evident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 such as urban commercial banks and rural commercial banks.) the economic cycle will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acro-prudential policies. However, this effect is different among banks of different natures. For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nd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the effect of policies in the upward period of the economy is relatively weak, while in the period of economic downturn, For urban commercial banks and rural commercial banks, the impact of the economic cycle is the opposite. By increasing regulatory pressure, banks can effectively curb this propensity to reduce risk and improve stabilit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财政金融政策前沿问题研究”(17XNQJ01)的资助
【分类号】:F124.8;F83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群阳,宋玉华;东亚经济周期与次区域经济周期存在性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8期

2 魏国江;;经济周期与波动对经济平稳发展的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2006年09期

3 吴江;;论中国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发展[J];商业时代;2008年15期

4 刘小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及其成因[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9期

5 曹晓虹;广东省经济周期的分析对比[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6 严忠,刘亚琴;对中国现阶段所处经济周期的认识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12期

7 薛敬孝,张琦;论战争对美国经济周期的影响[J];经济评论;2005年01期

8 胡秀俊;孔祥海;;解读中国的经济周期[J];商场现代化;2006年19期

9 殷剑峰;;中国经济周期研究:1954 ̄2004[J];管理世界;2006年03期

10 汤铎铎;;误区、困难和展望——理解中国的经济周期[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关权;王汉儒;;战后美国经济周期演化的经济学分析——对次贷危机的另一种解释[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六辑)[C];2009年

2 李秉文;王伟;;我国的经济周期性调控与兰州经济发展[A];甘肃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尚维;杨晓光;徐山鹰;张s,

本文编号:1628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628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d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