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对国有企业在职消费问题学术研究的规范性思考

发布时间:2018-03-18 13:30

  本文选题:国有企业 切入点:在职消费 出处:《经济体制改革》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国有企业高管在职消费问题从经济学理论角度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理论框架,尽管国外有些文献有过对高管在职消费的论述,但也仅仅停留在对先前某些理论的验证层面。国内的研究忽略了理论层面不够完善的问题,在没有很好地区分国有企业高管在职消费与非高管在职消费前提下应用计量模型进行分析,所形成的结论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在职消费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但对于国有企业高管在职消费的解释程度仍不够。本文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对某些问题的范畴使用混乱和某些概念替代混乱导致了这一结果,而这些问题似乎可以通过构建理论框架和计量模型等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Abstract]:The proble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executives' in-service consumption has not yet established a perfect theoretical framework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 theory, although some foreign literatures have discussed the problem of executive's in-service consumption. However, it is only at the level of verification of some previous theories. Domestic research has neglected the problem that the theoretical level is not perfect enough. In the absence of a good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in-service consumption and non-in-service consump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metrological model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conclusions, which, to some extent, explain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in-service consumption. However, the degree of explanation for the in-service consumption of senior executives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s still insufficien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main reason lies in the confusion in the use of certain categories of problems and in the substitution of certain concepts for this result. These problems seem to be further analyzed by constructing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econometric model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基金】:吉林大学“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项目“中国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2010);吉林大学种子基金项目“国企高管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深化改革研究”(4500605222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吉林省商业类国企激励约束机制研究”(JJKH20170887SK)
【分类号】:F126.1;F27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洁勉;意大利国有企业的发展和困难[J];世界经济研究;1986年01期

2 梁战光;;东欧国有企业私有化进展缓慢[J];国际展望;1991年22期

3 ;谈外商收购国有企业现象[J];国际经济合作;1996年02期

4 陈凤岐;政企分开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问题[J];生产力研究;1996年04期

5 林梅;马来西亚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进展和成效[J];当代亚太;1998年11期

6 曾永寿;要不要国有企业[J];商业经济研究;1999年04期

7 谭大军;;论新时期国有企业在国内经济中的影响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S1期

8 ;加拿大: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控[J];时事报告;1999年11期

9 车秀文;发达国家政府怎样监管国有企业[J];经济工作导刊;2002年08期

10 王思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几点认识[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钱津;;论国有企业的按劳分配原则[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2 陈招顺;单东;;全球民营化及其启示[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4)[C];2004年

3 丁冰;;坚持公有经济主体地位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线——兼析指责国有企业垄断的各种观点[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4 卫兴华;;关于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几个问题[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5 张杰;;实现国有、民营和外资三元经济共同发展[A];国有经济论丛(2012)——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C];2012年

6 李中义;高元禄;;产权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伍义林;关注新型国有企业现象[N];北京日报;2003年

2 本期发言人 戴乔治 麦肯锡北京分公司资深董事 王炬 麦肯锡上海分公司副董事 徐浩洵 麦肯锡上海分公司董事;实现国有企业向业绩导向型企业转型[N];机电商报;2005年

3 本报评论员;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N];经济日报;2002年

4 吴向宏;我们应当发展什么样的国有企业?[N];证券时报;2004年

5 张金城;意大利国企启示录:必须根据法律来管理[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于春晖;壮大国有企业靠创新[N];人民日报;2006年

7 王启明 柳志强;山西国有企业踏上脱困坦途[N];中国企业报;2003年

8 财政部考察团;加拿大、巴西的国有企业及企业集团[N];国际商报;2001年

9 刘茂才;论国有企业的解构与整合[N];经理日报;2004年

10 李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监管国有企业的模式[N];中国经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穆尔;完善国有企业走出去的投资方式及手段[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年

2 艾德洲;国有经济的“进退”与中国发展道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Francesco Maria Furlanis;[D];复旦大学;2013年

2 唐木;“竞争中立”原则的发展及中国的应对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3 张任由;《21世纪资本论》理论与中国应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

4 花丽;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监管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5 张少华;我国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6 宗瑞;转轨经济原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于泳;地方政府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29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629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5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