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经济增长极选择及培育路径研究
本文选题:省域经济 + 增长极 ; 参考:《经济问题》2017年05期
【摘要】:增长极理论研究的丰富成果及省域经济增长极体系形成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践经验具有广泛的重要借鉴价值。基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与经济环境视角,运用现有统计数据,建立相关模型,利用多种分析方法,以黔中经济区为例,我们拟选择并构建一个完整多层次的经济增长极体系。
[Abstract]:The rich achievements of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pole and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promot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pole system have a wide range of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structure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using existing statistical data, establishing relevant models and using various analytical methods, taking the Central Guizhou Economic Zone as an example, we intend to select and construct a complete multi-level economic growth pole system.
【作者单位】: 贵阳学院;贵州财经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屏障建设下西部省域经济增长极培育路径研究”(11BJY011)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城市经济承载力评价与政策选择研究”(黔科合基础[2016]1511-4)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平;;专题:省域经济预测研究 主持人的话[J];综合竞争力;2010年02期
2 安康;韩兆洲;舒晓惠;;中国省域经济协调发展动态分布分析——基于核密度函数的分解[J];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01期
3 焦兴国;把省域经济调控建立在经济哲学基础上[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8年03期
4 郑贵华;科学的省域经济发展观[J];经济经纬;2004年03期
5 王秉安;我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现状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06期
6 王秉安;;省域经济竞争力体系模型构造的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石志恒;陈冲;;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殊性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年03期
8 陈朝宗;;区域竞争力研究的重要突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评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庞智强;;各地区省域经济综合开放程度的测定[J];统计研究;2008年01期
10 贺祖斌;凌玲;张兰芳;;省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高教论坛;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建平;黄茂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预测研究的理论探讨[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许敬辉;;河北省县域经济联合发展对策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美s,
本文编号:1763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763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