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技术创新的发展动态及政策分析
本文选题:日本 + 技术创新 ; 参考:《现代日本经济》2016年05期
【摘要】:技术创新实力是一国竞争力高低的核心体现。日本在追赶欧美的过程中,依靠"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战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技术创新模式,然而,日本却在完成追赶后陷入了"追赶锁定效应"中。日本政府为走出经济低迷,提出"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其技术创新体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特征。本文总结了日本技术创新战略的演变,对近年来日本技术创新的发展动态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日本的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活跃;基础研究偏薄弱;传统制造业中运输机械器具行业"一枝独秀";高技术领域倾向于生命科学、信息通讯等行业;产学合作中国立大学和大企业发挥主导作用;风险资本发展落后,创新环境有待改善。本文亦从法律、科技、开放、管理四方面梳理了日本政府为促进技术创新采取的主要措施,为我国借鉴相关经验提出启示。
[Abstract]:The strength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the core of a country's competitiveness. In the process of catching up with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has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relying on the strategy of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absorption and innovation" and formed its own uniqu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ode. However, Japan has been caught in the "catch-up locking effect" after finishing the catch-up. In order to get out of the economic downturn,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creating a country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flected som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volution of Japane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rategy and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Japane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holds that: Japan'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put and output are active; the basic research is weak; the transportation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ndustry in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utshines"; the high-tech field is inclined to life scienc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industries; National universities and large enterprises play a leading role in industrial and academic coope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venture capital is backward, and the innovation environment needs to be improved. This paper also combs the main measures taken by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to promo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rom four aspects of la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pening up and management, and provides enlightenment for our country to draw lessons from relevant experience.
【作者单位】: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评价、影响因素及异质性研究”(13NDJC088YB)
【分类号】:F124;F1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森林;再谈企业技术创新[J];中华纸业;2000年09期
2 ;企业技术创新要计成本[J];中华纸业;2000年10期
3 森林;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家的创业精神[J];中华纸业;2000年11期
4 齐红倩,杜妍;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工业技术经济;2000年02期
5 刘建青;关于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辩证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6 车驾明;美国如何扶持小企业技术创新[J];价格月刊;2000年04期
7 刘文燕;技术创新之我见[J];经济师;2000年06期
8 叶槿根,夏从亚;论企业的技术创新[J];经济师;2000年07期
9 胡胜华;强化市场意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J];经济师;2000年07期
10 李岫;企业·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加快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文;;技术创新的意义、内涵和环境[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聂忠良;;坚定不移地依靠技术创新 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陈坤木;;论制度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杜跃平;王开盛;;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王世章;冀红玲;;技术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马成才;;构建生产力促进发展的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胡文效;;依靠技术创新 推动公司发展[A];2000年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王晶晶;;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探讨[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夏保华;;关于工程技术创新的若干思考[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10 赵建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和思路[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2 任华哲 郑鸣;论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律体系的重构[N];光明日报;2003年
3 景柱 曾广波 彭福扬;把生态追求纳入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N];人民日报;2003年
4 本报评论员;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N];人民日报;2005年
5 杜小娟;技术创新,,主导医药的明天[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辛酉;让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助推[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张峰;技术创新:企业发展的动力[N];中国交通报;2007年
8 万丹;技术创新问题研究述评[N];人民日报;2006年
9 李士;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的联系与区别[N];学习时报;2006年
10 余鹏;攀冶机电分公司技术创新重实效[N];中国冶金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怀伏;技术创新溢出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陈仲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边云岗;企业技术创新错误系统分析与消错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4 杨唯一;农户技术创新采纳决策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李靖;企业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及其匹配状态的测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国丽娜;中国政府间接资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7 党国英;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8 罗明新;企业高管政治关联影响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9 任劭U
本文编号:1885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885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