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结构改革与需求结构改革互动关系研究
本文选题:供给侧改革 + 供给结构 ; 参考:《经济学家》2017年05期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长期失衡的需求结构导致的。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错位的政府职能等,是造成需求结构失衡、进而产生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体制机制因素。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之一,是加快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通过进一步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消费率,矫正失衡的需求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优化需求结构改革的共同指向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突破口应该是深化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在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权事权关系的同时,实现地方政府收入体系的重构。
[Abstract]:Supply-side structural problems are largely due to long-term imbalances in demand structure. Unreasonable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misplaced government functions are the institutional and mechanism factors that cause the imbalance of demand structure and then produce supply-side structural problems. One of the key points of promoting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s to accelerate the reform of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to further increase the income of residents, to narrow the income gap, to increase the consumption rate, and to correct the unbalanced demand structure. The common direction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nd demand structural reform is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to give play to the decisive role of the market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to play a better role of the government. The breakthrough should be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as the core, to rational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realize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revenue system.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总需求结构失衡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以山东为例”(16BJJJ07)
【分类号】:F1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生玲;熊飞;范秀娟;;调整需求结构 推进需求转型[J];国际贸易;2010年10期
2 杨晓龙;葛飞秀;;中国需求结构失衡:现状、度量及调整[J];新疆财经;2012年04期
3 高新才;陶君道;;国际需求结构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邹燕临;李宏;;我国需求结构调整策略[J];中国财政;2012年23期
5 李大雁;;改善需求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6期
6 彭焕杰;经济稳定增长的实现——我国需求结构调节政策[J];管理世界;1988年03期
7 文启湘,高觉民;消费需求结构升级与经济结构转换——消费需求的成长及其方略研究[J];消费经济;1999年06期
8 李春顶;夏枫林;;中美需求结构比较与中国未来的需求结构优化[J];中国市场;2014年03期
9 杨乃裕;我国现阶段消费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及消费政策的选择[J];池州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10 常欣;供给与需求结构双向调整[J];科学决策;2002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市直 杨云广;优化需求结构[N];德州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陆绮雯 唐烨 唐蓓茗;收入倍增寄望需求结构优化[N];解放日报;2012年
3 柳欣;需求结构失衡亟待破解[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4 记者 谢利;调整供给和需求结构扩大消费[N];金融时报;2011年
5 记者 王蔚;主动调结构,上海增长动力发生转变[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6 CUBN记者 温如军;“需求结构调整”或成“调结构”重心[N];中国联合商报;2009年
7 武央;需求结构转型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N];中国信息报;2009年
8 刘伟(作者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需求结构不对称 经济运行失衡加剧[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9 记者 刘虹辰;深圳需求结构实现“双优化”[N];深圳商报;2014年
10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刘志铭;以扩大消费提升经济运行质量[N];南方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军超;发展战略、要素收入分配与需求结构失衡[D];复旦大学;2011年
2 吕元祥;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需求结构失衡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3 李方正;我国需求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滔;需求结构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2 谢力健;金融危机后阿根廷需求结构变化与启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年
3 程蕾;中国城镇居民需求结构变化及分析[D];福州大学;2006年
4 卫华;关于我国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若干问题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
5 鲍尖;中国总需求结构的调整和国际收支的均衡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10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910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