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制度建设研究——中国“渐进式改革”经验与借鉴
本文选题:国际直接投资 + 一带一路 ; 参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年10期
【摘要】: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国际资本流动是全球化背景下要素流动配置的必经之路,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正处于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言,国际直接投资可以通过促进其资本形成、技术水平提升等来推动经济增长。但是由于沿线涉及诸多国家,环境相对复杂,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差巨大,投资环境大不相同,地区安全风险频发等,这些国家在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时候面临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本质上与沿线大部分国家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欠缺相对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规则紧密相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绩以及吸引FDI的成就与渐进式改革密切相关。中国采取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渐进式改革经验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吸引国际直接投资进行制度改革提供有效的借鉴,即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培育真正的市场化主体,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互助等。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y,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allocation of factor flow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 host country. For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of "Belt and Road" which are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can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by promoting their capital formation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However,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many countries involved along the route, the environment is relatively complex, the leve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various countries varies greatly,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s very different, and regional security risks are frequently occurring, these countries face many problems in attracting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In essence, these problem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ack of a relatively standard market economy system and market rules in most of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development. China's achievement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success of attracting FDI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radual reform. China's gradual reform experience, which combines inductive institutional changes with mandatory institutional changes, can provid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route to attract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for institutional reform. That is,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to cultivate the real market-oriented subjects,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o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mutual assistance.
【作者单位】: 中诚信集团;武汉大学董辅y=经济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分类号】:F113;F83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亚菲;国际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09期
2 张磊;;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影响[J];科技咨询导报;2006年18期
3 许妍;;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8年36期
4 刘崇珲;;国际直接投资与捷克经济的思考[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5 路林书,郭丽霞;国际直接投资的新特点[J];世界经济;1991年10期
6 马里—弗朗斯·乌德;求知;;国际直接投资趋势[J];国际经济评论;1992年12期
7 聂名华;国际直接投资的若干新特征[J];当代亚太;2000年10期
8 王东;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发展形势与国际经济环境[J];世界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9 张文捷;国际直接投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J];当代经济;2003年09期
10 罗余才;国际直接投资与广东现代化[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军荣;;提高国际直接投资吸收能力 加快广西沿边经济发展[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年红;沈祥;;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影响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6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晓昕;国际直接投资向何方[N];中国企业报;2004年
2 梅新育;国际直接投资向何处去?[N];中国经营报;2005年
3 秦志刚;国际投资总体环境开始缓慢改善[N];国际商报;2009年
4 梅新育;国际直接投资流向的决定性因素[N];国际商报;2005年
5 王东(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持续增长的国际直接投资[N];光明日报;2001年
6 马增茂;我国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的对策选择[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7 记者 苗燕;中国进入国际直接投资第三阶段[N];北京现代商报;2006年
8 梅新育;优惠政策并非国际直接投资流向的决定因素[N];东方早报;2005年
9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 李海舰;中国企业:“走出去”海阔天高[N];经济参考报;2001年
10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 宋群 孙德峰;产业结构升级由外资推动向市场主导转型[N];中国工业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兴龙;国际直接投资(FDI)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完颜文瑞;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6年
2 李波;论国际直接投资对广东、江苏经济发展影响之异同[D];武汉大学;2005年
3 李宝会;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性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4 施纯;天津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赵秋实;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郭素贞;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7 谭坚;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D];广西大学;2008年
8 周君;天津市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分析[D];兰州商学院;2009年
9 苏屹;引进国际直接投资与优化我国产业结构[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阮青创(Nguyen Thanh Sang);国际直接投资对越南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16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016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