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居民收入分配效果评价研究
本文选题:社会保障 + 收入分配 ; 参考:《武汉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摘要】:社会保障理论有三大体系,即理论体系,资金运行体系和具体不同的制度类型体系,其中理论体系和资金运行体系对整个社会保障制度起支撑作用,所有类型社会保障制度都与它们有关。世界公认的社会保障制度类型主要有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险型、个人储备累积型三种,实施这些社会保障制度的代表性国家都是现代化的发达国家。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应该是从新中国建立开始,一直到80年代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社保制度一直是“国家—单位”模式。这是一种封闭式的社会保障模式,不能体现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互济互助的特征,其本身的缺陷,以及与市场化改革的不适应,使得我国不得不对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进行改革、调整与重构,即向“国家—社会”模式转型。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形式决定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本文首先梳理了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说明在21世纪我国社保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是非常艰巨复杂的任务,可能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相当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必须要有详细的规划和完善的监管。同时也说明了我国社会保障调整与重构中可以借鉴的国外经验与教训。可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与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可能需要很长时期、历经多种重大步骤,因此需要建立合适的模型与方法对此进程进行监控。 本文主要目的是建立社会保障改善居民收入分配的评价模型,第六章针对的正是这一模型。该章中以所得税为出发点讨论这一模型,这是由于任何社会保障项目都类似于所得税的返还(另外还由于所得税数据的可获得性)。因此,该章方法可以用于任何社会保障项目或社会保障系统改善收入分配的评价。同时,该章也说明,其中的方法可以用于我国未来所得税的调整。 建立评价社会保障改善收入分配的效果的评价模型必须要有效果良好的收入分配描述模型,本文第七章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几种应用效果良好的模型,用国外文献中通常采用的方法与国际上通用的数据,对这些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说明新模型远优于利用现有文献中模型构造的模型。
[Abstract]:The theory of social security has three major systems, namely, the theoretical system, the operating system of funds and the specific system of different types of system, in which the theoretical system and the operating system of funds play a supporting role in the whol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ll types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are related to them.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recognized in the world: welfare state type, social insurance type and individual reserve accumulation type. The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 implementing these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are all moder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our country should start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until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the 1980s,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of our country has always been "state-unit" mode. This is a closed social security model, which cannot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rn social security system of mutual aid and mutual assistance, its own defects, and its incompatibility with 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So our country has to fundamentally reform, adjust and reconstruct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hat is, to "state-society" mode of transformation. At present, China'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reform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the sever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forms determine that the reform of our social security system will be a long process. This paper first combs the basic theory of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China'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explains that the reform and perfe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is a very arduous and complex task, which may involve all aspects of society. Involving the vital interests of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people, there must be detailed planning and sound supervis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explains the foreign experience and lessons tha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e adjustment and reconstru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in China.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adjustment and improvement of our social security system can not be accomplished overnight. It may take a long time and go through a variety of important step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ppropriate models and methods to monitor the proces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social security to improve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of residents. This model is discussed in this chapter based on income tax because any social security program is similar to income tax return (and because of the availability of income tax data). Therefore, this chapter method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any social security program or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o improve income distribu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pter also shows that the method can be used to adjust future income tax in China. In order to establish an evaluation model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ocial security on improving income distribution, we must have a good income distribution description model. In the seventh chapter of this paper, we study this problem and put forward several models with good application effect.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se models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s commonly used in foreign literature and international data. It is shown that the new model is far better than the model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existing models in the literature.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2.1;F12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彤;小议发展社会保障制度[J];经济论坛;2000年16期
2 谭先权,丁克文,李东升;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J];四川财政;2000年11期
3 李榕滨;欧洲社会保障制度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之比较分析[J];涉外税务;2000年04期
4 ;我们要根据国情建立社会保障制度[J];涉外税务;2000年12期
5 ;西班牙、希腊的社会保障制度[J];湖南财政与会计;2000年10期
6 AndrewSamwick;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J];会计之友;2000年01期
7 李和森;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0年03期
8 严秋宜;共同基金: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途径[J];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6期
9 杨云娟;论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选择[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10 陈清泰;;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只能维持低水平[J];金融信息参考;200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勇;;论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政府[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2 朱宏良;;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3 孟宏斌;;陕西小城镇建设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创新[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李毓矩;;浅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杨春娟;;借鉴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经验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黄仪贞;;论现阶段我国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A];第四届全国军事技术哲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7 刘沂江;刘德军;;试论完善贵州省社会保障制度的背景[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8 贾志刚;;从“二元特征”到“覆盖城乡”——完善河北省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与对策[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9 童菲;;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挑战[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朱德云;石钟毓;冯玉梅;邱敏;宫锡强;李珊;;山东社会保障制度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财经大学 马海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N];经济日报;2012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 唐钧;社会保障制度暖人心[N];经济日报;2012年
3 林娜;让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合理[N];学习时报;2014年
4 万里虹;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社会保障制度[N];中国保险报;2002年
5 史振磊;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N];人民日报;2003年
6 郑功成;社会保障是经济发展的包袱吗[N];北京日报;2007年
7 黄新华;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社会保障制度[N];福建日报;2007年
8 中共即墨市委常委、副市长 张德平;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对我们的启示[N];青岛日报;2006年
9 郝亚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构建和谐社会[N];人民代表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鲁丽玲;优化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核心在于明确政府责任[N];中国社会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燕;中美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张军;社会保障制度的福利文化解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周传蛟;社会转型期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4 王原君;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居民收入分配效果评价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5 刘苓玲;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韩经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冲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庄志杰;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李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及运行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胡威;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政治价值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梅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东;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栾俊强;中日韩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3 欧廷皓;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4 刘淑波;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回顾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郭文雅;公正视域中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鹏 ;欧盟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及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5年
7 牟高飞;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矛盾分析模式的探讨及矛盾解决的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马志伟;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与市场职能定位的探析[D];内蒙古大学;2005年
9 孙悦;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D];武汉大学;2005年
10 管晓凤;经济公正视野中的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44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044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