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全球价值链重构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8-10-29 13:42
【摘要】: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传统制造模式和组织模式变革,促使全球价值链分解、融合和创新,使国际产业分工的"微笑曲线"发生变形,各环节附加值也相应发生变化。面对全球价值链的重构,我国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存在巨大的挑战。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打造以"本土企业"为链主的分工体系,积极参与全球贸易规则重构,加快推进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攀升,获取更多的国际分工利益。
[Abstract]: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characterized by the widespread use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Internet of Internet,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and organizational models and promoted the decomposition,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global value chains. The "smile curve" of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division is deformed and the added value of each link changes accordingly. Fac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global value chain, China is faced with both rare opportunities and great challeng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China should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build a division of labor system with "local enterprises" as the main chain,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global trade rules, and accelerate the advancement of our country's position in the global value chain. Gain more benefits from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产业革命的发展动向、影响与中国的应对战略研究”(编号:13&ZD157)的成果
【分类号】:F1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锐;刘志彪;;新产业革命下产业组织变化的效率改进与实现机制[J];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06期

2 杜传忠;冯晶;李雅梦;;我国高技术制造业低端锁定及其突破路径实证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3 杜传忠;宁朝山;;网络经济条件下产业组织变革探析[J];河北学刊;2016年04期

4 马涛;;全球价值链背景下我国经贸强国战略研究[J];国际贸易;2016年01期

5 刘明宇;芮明杰;;价值网络重构、分工演进与产业结构优化[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桑百川;;推动企业积极应对全球价值链重构[N];光明日报;201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湘湘;周小亮;;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门槛回归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8年08期

2 庄晋财;卢文秀;华贤宇;;产业链空间分置与特色小镇产业培育[J];学习与实践;2018年08期

3 张振鹏;栾晓平;;大运河沿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及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07期

4 铁凝;;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制造业产能波动的关系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年12期

5 朱政;张振鹏;;产业组织理论回溯与研究展望[J];产业创新研究;2018年06期

6 郭进;徐盈之;顾紫荆;;我国产业发展的低端锁定困境与破解路径——基于矫正城镇化扭曲视角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8年06期

7 潘文卿;李跟强;;中国制造业国家价值链存在“微笑曲线”吗?——基于供给与需求双重视角[J];管理评论;2018年05期

8 严子淳;;商贸流通业对我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影响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年09期

9 王金凤;岳俊举;冯立杰;;经营模式变迁对企业价值网络形成的影响机理——以制造型企业为例[J];企业经济;2018年04期

10 翁凤瑜;邢尊明;胡国鹏;王永顺;;价值网络重构理论下体育新媒体商业模式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8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天亮;王政;陆娅楠;左娅;刘志强;赵展慧;;制度性交易成本调查:种类繁多 暗藏“灰色地带”[J];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19期

2 霍春辉;杨锐;;集聚外部性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经济管理;2016年03期

3 杨锐;刘志彪;;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背景下中国企业技术能力升级框架与思路[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5年04期

4 张小宁;赵剑波;;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平台战略与创新——海尔平台战略案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年03期

5 张慧明;蔡银寅;;中国制造业如何走出“低端锁定”——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5年01期

6 刘英基;;我国高技术产业低端锁定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济纵横;2013年10期

7 芮明杰;;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叩门,中国怎么办?[J];当代财经;2012年08期

8 时磊;田艳芳;;FDI与企业技术“低端锁定”[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9 陈爱贞;刘志彪;;决定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因素——基于各细分行业投入产出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4期

10 杨锐;张洁;芮明杰;;基于主体属性差异的生产性服务网络形成及双重结构[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传忠;杜新建;;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全球价值链重构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7年04期

2 何枭吟;王晗;;第四次工业革命视域下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企业经济;2017年06期

3 邓泳红;张其仔;;中国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战略选择[J];中州学刊;2015年06期

4 孙奎刚;;第三次工业革命与鄞州区因应之策思考[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5年08期

5 王忠宏;王孟卓;;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北京产业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14年12期

6 郜亮;;浅析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传统产业的影响及我国的机遇[J];对外经贸;2015年03期

7 崔胜男;;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初探[J];世纪桥;2015年09期

8 何亚非;;新工业革命兴起与供给侧改革同步[J];今日中国;2016年03期

9 王仕军;;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打造[J];海派经济学;2015年01期

10 王仕军;李向阳;;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打造[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龙登高;;工业革命制度创新的比较研究:国际学坛的新视角[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2 杨小凯;;为什么工业革命在英国而不在西班牙发生?[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程恩富;方兴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借鉴德国嵌入式生产系统转型[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7)[C];2016年

4 徐莉;;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新一轮改革[A];2014首届“跨学科研究” 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5 裘元伦;;国际局势的八大世界潮流[A];《科学与现代化》2008年第1期(总第034期)[C];2008年

6 许钊颖;;《新资本论》连载系列八:卷一·第一章 人类经济新时代特征二:第三次工业革命[A];《IMI研究动态》2015年合辑[C];2015年

7 朱文晖;;新经济、国际分工重构与中国的机遇[A];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经济交流协作——第六届“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卢现祥;;中国自主创新的困难在哪里?——对科斯“中国之问”的探讨[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4)——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C];2014年

9 傅守志;;论实践科学发展观是生产力发展的不竭源泉[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10 刘玉;孙文远;裴育;;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收益分配:基于Stackelberg竞争博弈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解悦;以新思维解读中国崛起[N];南京日报;2018年

2 记者 肖文舸 实习生 夏天;中国有望成第四次工业革命赢家[N];南方日报;2017年

3 记者 陈建;明年年会聚焦第四次工业革命[N];经济日报;2015年

4 沈忠浩;创新:第四次工业革命之解[N];中国信息报;2016年

5 本报记者 徐惠喜;期待中国在工业革命中发挥关键作用[N];经济日报;2016年

6 记者 张彬;我国应如何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N];经济参考报;2016年

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王忠宏 北京101中学 王孟卓;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北京产业发展[N];中国经济导报;2014年

8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 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丁纯;30多场直播会议聚焦“第四次工业革命”[N];文汇报;2016年

9 张振才邋本报记者 张力军;农业大县的“工业革命”[N];吉林日报;2008年

10 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张玉赋 汪长柳 孙占;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江苏发展高端产业的战略选择[N];江苏科技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韩会朝;地理、贸易与新国际分工:理论与实证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2 蒋冰冰;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产业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张会清;新国际分工、全球生产网络与中国制造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金红;居民消费升级对江苏产业转型的影响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4年

2 廖申林;“光荣革命”至工业革命前英国的经济政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泗斌;宁夏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税收政策支持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4 曾旭峰;产品内国际分工与我国产业升级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5 郭华山;产品内国际分工与我国产业升级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6 孙晓明;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何姝;中国现代服务业国际分工定位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8 李悦明;产品内国际分工嵌入模式对中国产业绩效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9 邹亘;大帆船贸易的两端[D];清华大学;2005年

10 伍洁;基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价值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97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297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f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