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偏向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及其溢出效应
[Abstract]:Technological progress has different biases, which will lead to different impact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Taking 1869 counties in China as an example,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ias on the upgrading of county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verified by using spatial panel SARAR model, and th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ias is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in the bias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China, and that the biased capital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upgrading and rational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county in China.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县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的结构红利:基于要素配置视角的测度、分解及其决定研究”(715031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信息能力、职业流动性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机理与实证”(71273179) 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常态背景下辽宁省县域经济生产效率提升的对策研究——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L15CJY014)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新常态下辽宁省县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的结构红利”(W2015336) 辽宁省特聘教授支持计划项目
【分类号】:F121.3;F1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玺;张勇;;关于中国技术进步水平的估算——从中性技术进步到体现式技术进步[J];中国软科学;2010年04期
2 江瑞平;技术进步对就业扩大影响的合力问题研究[J];世界经济;1986年08期
3 孙志刚;;论加速工业的技术进步[J];银行与企业;1987年02期
4 胡天现;;甘肃省技术进步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开发研究;1988年01期
5 赵一锦;;当前我国技术进步的目标、任务和高效因素[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8年03期
6 王国兴;发展中地区的有效依靠——全面渗透技术进步[J];科学学研究;1990年01期
7 张铸全;;论适用技术和技术进步[J];中外管理导报;1990年01期
8 静思;东南亚经济缺乏技术进步支撑[J];企业改革与管理;1999年05期
9 隆国强;以竞争求技术——开放经济下技术进步的新战略[J];国际贸易;2000年07期
10 谢晓霞;消费需求变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J];首都经济;200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靳卫东;吴向鹏;;实现技术进步型经济增长的路径和策略研究[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规律[C];2010年
2 张建华;;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3 付强;;地区行政垄断、技术进步与粗放型经济增长——基于我国1978——2006年技术进步的实证测算[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陈宗胜;顾颉;;技术进步与劳动密集技术的选择[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5 郭晶;;技术进步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动态效应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1卷)[C];2010年
6 胡玉奎;;经济振兴与技术进步[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7 陈漓高;齐俊妍;;技术进步与经济波动——以美国为例分析[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张智勇;;再论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基于技术进步的视角[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吴能全;周斌;李辉蛾;;广东省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A];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经济交流协作——第六届“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董直庆;王林辉;;劳动力市场需求分化和技能溢价源于技术进步吗[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肖兵;技术进步的代价[N];人民日报;2013年
2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章玉贵;内生性技术进步才是中国经济源动力[N];上海证券报;2013年
3 汪洋;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更加重视技术进步[N];经济日报;2001年
4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章玉贵;内生性技术进步将是新一轮增长的源动力[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5 ;市场须为技术进步服务[N];经济日报;2005年
6 文雁兵 陆雪琴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非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扩大收入差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徐杰;对技术进步说不的小镇[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8 商务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市场换技术”之惑[N];经济观察报;2004年
9 王柯敬 孙国茂;技术进步是国企改革的“助推器”[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10 记者 王建生 记者 吴月辉;格林斯潘: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 研究机构:美经济增速已达顶点[N];人民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暑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赵利;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郭建万;中国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理论和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张红芳;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技术进步[D];西北大学;2001年
5 蔡小慎;中国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周永涛;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对外贸易产业升级[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7 邓海滨;制度安排影响技术进步的经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张红霞;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聂红隆;开放经济条件下贸易保护对技术进步的影响[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10 夏玉华;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技术进步[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潇;有偏技术进步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李f,
本文编号:2328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328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