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中等收入阶段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于“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的再检验

发布时间:2018-12-11 10:40
【摘要】:运用1980~2015年总量数据和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测度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演变趋势及各地区变化趋势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有所增加,在分析期间呈现出波动式变化趋势;分地区来看,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有所差异,但在中等收入阶段均呈现出明显的倒U型特征;在各影响因素中,市场化进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对外开放扩大了中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城镇化进程缩小了中国城乡间收入差距;人均GDP与泰尔指数二次项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中等收入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确实存在倒U型的关系。
[Abstract]:By using the data of total amount from 1980 to 2015 and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00 to 2015, this paper measures the evolution trend of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and the variation trend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regions,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behind i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has increase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has shown a fluctuating trend during the period of analysi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gions, the trend of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different, but in the middle income stage, there are obvious inverted U-type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marketization process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ratio of per capita incom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the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has enlarged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and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has narrowed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The quadratic regression coefficient of per capita GDP and Tyr index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the middle income stage.
【作者单位】: 南京审计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经济新常态阶段增长动力转换的机理、障碍与对策:基于非均衡增长理论的研究”(7157313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区域产业专业化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研究”(15BJL040)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应用经济学”(苏政办发[2014]37号) “十三五”校级重点培育交叉学科“跨境电商”(南审研发[2016]36号)
【分类号】:F12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水为之;中等收入人群消费带动力最大[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4年06期

2 牧云志;何晓媛;;浙江省城市居民中等收入的界定及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0年05期

3 廖逊;;共产党领导我国走向“高收入”时代[J];新东方;2011年03期

4 舒惠国;孙家驹;;中等收入的社会需要怎样的文化[J];小康;2011年12期

5 苏京春;;中等收入阶段福利赶超与经济赶超:概念、逻辑及前车之鉴[J];财政研究;2011年11期

6 谢志强;;官方表述中的“中等收入”问题[J];人民论坛;2013年08期

7 李拴民,赵宗博;对中等收入问题的国际比较及思考[J];学术交流;2003年08期

8 徐建华,陈承明,安翔;对中等收入的界定研究[J];上海统计;2003年08期

9 赵丽姝;关于扩大中等收入比重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王政霞;城镇中等收入居民消费障碍的制度探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华英;;西城区“中等收入”问题研究与探讨[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半数中等收入美国人对个人财务状况表示忧虑[N];证券时报;2003年

2 陈晓晟;壮大中等收入人群将带动中国投资市场大发展[N];通信信息报;2007年

3 唐卫毅;“中等收入”应有科学评价标准[N];证券时报;2011年

4 冬雪草;“中等收入馅饼”比“中等收入陷阱”更可怕[N];青岛日报;2012年

5 记者 谢鹏 傅云威;外媒评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中等收入转型”[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6 马志刚;跨越中等收入阶段非易事[N];经济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李银;多少才算“中等收入”?[N];海口晚报;2013年

8 水为之;中等收入人群具有消费带动力[N];解放日报;2004年

9 魏文彪;扩容中等收入人群需要国家发挥作用[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10 魏文彪;中等收入身份认同是个变数[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亮亮;中等收入阶段的经济增长:中国的挑战和国外经验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徐思军;度量中等收入区间的数学方法[D];宁波大学;2015年

2 乔伟丽;我国中等收入人群发展与房价的关联性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王力;新阶段下政府行为选择的分析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李郭;基于洛伦兹曲线的中等收入定位与人口度量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5 徐晓莉;中等收入阶段中国工业技术进步方向及其对TFP增长率的作用效应检验[D];吉林大学;2015年

6 周蜀秦;现代化视野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72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372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7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