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估算
[Abstract]:At present,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ew norm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mainly carried out from the national level. The key to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norm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o estimate and forecast the potential growth rate reasonably. Different from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potential growth rate not only from the national level, but also from the regional level. In this paper,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method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reasonable economic growth rate of China with the help of ARMA model. The study found that: (1) from the national level, the potential growth rate of China's economy in the next decade will remain at a relatively low level, at about 6%.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judgment that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the "new normal". (2)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method, from the supply side, the decline of potential economic growth rate in China under the new normal is mainly due to the increase of labor cost, the decrease of capital investment and the decrease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aused by the decrease of investment rate of return. (3) although from the national level,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ate will generally show a downward trend from high-speed growth to medium-and high-speed growth in the next decade, but the regional level will show a trend of differentiation of growth rate. The new normal does not mean that all regions enter the new norm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fluctuating situation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in China for a long tim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policy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涵、特征及其演变逻辑研究”(15JZD0011)
【分类号】:F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未来10年的潜在增长率[J];中关村;2013年12期
2 杨帆;现实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 一万亿美元不值得骄傲[J];网际商务;2001年01期
3 江小涓;向潜在增长率趋近——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时期[J];财贸经济;2003年05期
4 徐云鹏;张旭昆;;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再估算[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苑德军;;客观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减速[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0年05期
6 安立仁;董联党;;基于资本驱动的潜在增长率、自然就业率及其关系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7 牛立超;;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阶段性特征及其平衡[J];学术交流;2011年12期
8 李若愚;;应对潜在增长率下降的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10期
9 郭田勇;;以改革激发活力 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J];中国金融家;2012年08期
10 蔡f ;;中国“潜在增长率”趋势[J];人民论坛;2012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富初;;依靠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A];中国《资本论》年刊(第十一卷)[C];2014年
2 潘向东;;接受更低一些的经济增速[A];2013年春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3期)[C];2013年
3 张永军;;中国经济具备保持较快增长的潜力(下篇)[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3年第1辑)[C];2013年
4 张培丽;;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2):——稳中求进的中国经济[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蔡f ;我国“潜在增长率”趋势分析[N];经济日报;2013年
2 马宏伟;提升潜在增长率[N];人民日报;2014年
3 交银先锋基金经理助理 李永兴;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之争[N];北京商报;2012年
4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潘向东;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提高需制度释放[N];证券时报;2012年
5 张培丽 于春晖;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变化及应对[N];人民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定军 特约记者 郑璇;中国潜在增长率下降 须加大改革释放新动力[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7 国家信息中心 李若愚;对潜在增长率下降应做哪些政策调整[N];上海证券报;2012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尹振茂;社科院: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呈下降趋势[N];证券时报;2013年
9 国家信息中心 张前荣;释放改革活力应对潜在增长率下滑[N];上海证券报;2014年
10 国家信息中心 张前荣;不同机构对中国潜在增长率怎么看[N];上海证券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婷婷;安徽省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测算与分析[D];安徽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483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483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