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社会资本对家庭贫困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02 15:04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反贫困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中国当前已基本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并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然而,我国的贫困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是以更复杂的形式出现:一方面,随着我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正逐渐减弱;另一方面,收入差距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相对贫困日益严重,我国的贫困问题表现出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区域贫困与阶层贫困并存的特征。因此,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我国城乡家庭的相对贫困问题,深入解读贫困发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当前贫困问题的理解,并为反贫困工作的开展和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本文在前人基础上,从社会资本角度对我国家庭贫困问题进行研究。以北京大学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详细的家庭和个人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参照OECD的贫困线标准,我们将人均收入低于当期所有家庭人均纯收入中位数的50%的家庭定义为相对贫困家庭,高于这一标准定义为非相对贫困家庭。我们采用两种不同的度量方法,从家庭和社区两个层面研究了社会资本对于家庭贫困的影响。同时,本文还考察了家庭人口特征及居住位置等因素在家庭贫困发生及动态变化中的差异化影响。整个研究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考察了社会资本对家庭贫困状态的影响,第二部研究了社会资本在家庭贫困动态变化中的作用。我们发现:(1)无论是家庭层面还是社区层面的社会资本均能显著降低家庭处于贫困状态的可能性;(2)家庭和社区层面礼金支出对于脱贫具有正向的影响,但不显著。家庭层面社会资本对返贫的影响显著为负,而社区层面社会资本对返贫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可能是由于社区层面的社会资本代表了一种竞争的力量,当大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都比较大时,争夺稀缺的社会资源的竞争越大;(3)家庭层面的社会资本对于返贫的抑制作用大于脱贫的促进作用,再次说明社会资本更有利于富人保持富裕,社会资本是富人的资本;(4)教育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本,是影响家庭贫困状况的重要因素,教育程度的提高,不仅能有效降低家庭处于贫困状况的可能性,,而且能显著提高家庭脱贫或保持富裕的概率。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小波,林擎国;贫困范式的演变及其理论和政策意义[J];经济学家;2005年06期

2 张爽;陆铭;章元;;社会资本的作用随市场化进程减弱还是加强?——来自中国农村贫困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7年02期

3 赵剑治;陆铭;;关系对农村收入差距的贡献及其地区差异——一项基于回归的分解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0年01期

4 马光荣;杨恩艳;;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与创业[J];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5 张宏升;赵玉;;新时期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的重新审视[J];农村经济;2008年09期

6 王朝明;胡棋智;;收入流动性测度研究述评[J];南开经济研究;2008年03期

7 杨钟;中国消除贫困的形势和对策[J];中国贫困地区;1995年01期

8 康晓光;转型时期的中国社团(论文节选)[J];中国青年科技;1999年03期

9 原华荣;生产性贫困与社会性贫困[J];社会学研究;1990年06期

10 沈红;中国贫困研究的社会学评述[J];社会学研究;2000年02期



本文编号:2491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491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4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