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区域产业网络绿色发展及共生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7 07:02

  本文关键词:区域产业网络绿色发展及共生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不断地增加废弃物排放量,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使得产业发展表现出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低效率产出的特征,导致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等问题。“绿色发展”作为解决经济和生态之间矛盾的重要发展理念,受到广泛关注,是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甚至是更为长远发展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对区域产业网络绿色发展内涵、绿色发展水平、发展规律、环境压力变化驱动因素及产业共生优化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产业间共生关系,对优化产业网络,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仿自然生态系统中食物链、食物网,将产业网络中的产业部门分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服务类消费者及分解者。结合脱钩理论在界定区域产业网络绿色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基于环境污染账户的生态足迹模型,测度全国产业网络及30省市产业网络的环境压力,利用Tapio模型构建区域产业网络绿色发展脱钩指数,将区域产业网络绿色发展分为耦合、相对脱钩、绝对脱钩阶段,相应的绿色发展水平为黑色、浅绿及深绿发展。结果发现:2004-2014年,全国产业网络环境压力大于生态承载力,存在生态赤字。东部和西部环境压力呈上升趋势,2012-2014年,中部地区产业网络环境压力呈下降趋势,且2012年之后西部地区环境压力超过中部地区。2005-2014年东部和中部地区部分省份产业网络发展从相对脱钩变为绝对脱钩,而西部地区的部分省份产业网络发展由相对脱钩或绝对脱钩变成了耦合发展。要实现区域产业网络由“黑色”发展向“深绿”发展转变,区域产业网络要保持“好”产出中高速增长,同时环境压力要减小。本文基于LMDI模型将产业网络环境压力分解为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及规模效应,试图找出减少产业网络环境压力的因素。测算2005-2014年我国30省市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各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费变化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技术效应是抑制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结构效应也能够抑制能源消费增长,但是抑制能耗增长的效果不太明显;产业网络规模效应是拉动能源消费增长的首要因素。分析了北京、山西及宁夏三个典型区域在产业网络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部门,各分解效应的阶段特征。在区域产业网络环境压力变化驱动因素分析、产业网络共生形成动因及路径研究的基础上,从优化产业网络结构和建立网络共生协调机制两方面,提出了产业网络共生优化“双轮”驱动机制及具体的共生优化路径。最后,针对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网络绿色发展的差异,提出了不同的产业网络共生优化建议。
【关键词】:产业网络 绿色发展 脱钩指数 驱动因素 共生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10-12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12-14
  • 1.2.1 研究内容与方法12-13
  • 1.2.2 研究创新之处13-14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14-19
  • 2.1 产业网络相关研究概述14-15
  • 2.1.1 产业网络相关概念研究14
  • 2.1.2 产业网络的分类14-15
  • 2.2 绿色发展相关研究15-16
  • 2.2.1 绿色发展相关概念研究15-16
  • 2.2.2 绿色发展评价方法16
  • 2.3 产业共生研究概述16-19
  • 2.3.1 共生及共生理论概述16-17
  • 2.3.2 产业共生的内涵研究17
  • 2.3.3 产业共生优化相关研究综述17-19
  • 第三章 区域产业网络绿色发展研究19-40
  • 3.1 产业网络的内涵界定19-21
  • 3.1.1 产业分类19-20
  • 3.1.2 产业网络的构建20-21
  • 3.1.3 产业网络的特征21
  • 3.2 产业网络绿色发展内涵界定21-23
  • 3.3 基于Tapio模型与生态足迹模型的产业网络绿色发展脱钩指数测度23-27
  • 3.3.1 Tapio模型23
  • 3.3.2 产业网络绿色发展脱钩指数23-24
  • 3.3.3 产业网络绿色发展阶段分析24
  • 3.3.4 产业网络绿色发展递阶规律24-25
  • 3.3.5 基于环境污染账户生态足迹模型的环境压力及生态承载力计算25-27
  • 3.4 我国各省市产业网络绿色发展研究27-38
  • 3.4.1 产业网络环境压力测算及结果分析27-36
  • 3.4.2 产业网络绿色发展脱钩指数测算及结果分析36-38
  • 3.5 本章小结38-40
  • 第四章 基于LMDI模型的区域产业网络环境压力驱动因素分析40-55
  • 4.1 基于LMDI模型的产业网络环境压力驱动因素分解40-42
  • 4.2 面向我国各省市四大产业部门能源消费驱动因素分析42-49
  • 4.2.1 生产者产业部门结果分析45-46
  • 4.2.2 初级消费者部门结果分析46-47
  • 4.2.3 服务类消费者部门结果分析47-48
  • 4.2.4 分解者部门结果分析48-49
  • 4.3 面向典型地区产业网络绿色发展不同阶段能源消费变化驱动因素分析49-53
  • 4.3.1 北京市产业网络绿色发展不同阶段能源消费变化驱动因素分析49-51
  • 4.3.2 山西省产业网络绿色发展不同阶段能源消费变化驱动因素分析51-52
  • 4.3.3 宁夏市产业网络绿色发展不同阶段能源消费变化驱动因素分析52-53
  • 4.4 本章小结53-55
  • 第五章 产业网络共生优化研究55-63
  • 5.1 产业网络共生优化的内涵55
  • 5.2 产业网络共生形成的动因与路径55-57
  • 5.2.1 产业网络共生形成的动因55-56
  • 5.2.2 产业网络共生形成的路径56-57
  • 5.3 区域产业网路共生优化路径57-62
  • 5.3.1 区域产业网络共生优化路径设计57
  • 5.3.2 区域产业网络共生优化具体路径57-59
  • 5.3.3 面向不同区域产业网络共生优化建议59-62
  • 5.4 本章小结62-63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3-65
  • 6.1 研究结论63-64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64-65
  • 致谢65-66
  • 参考文献66-7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72-73
  • 附录73-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芝;孔凡斌;;东中西部区域产业转移发展态势及对策建议[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葛鹏飞;;中国生态经济系统生态足迹计算[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5年03期

3 张江雪;蔡宁;杨陈;;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增长指数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1期

4 焦雯s,

本文编号:252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52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f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