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消费对宏观经济的主导性因果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13 20:00
【摘要】:经济增长意味着国家财富的增加,就业机会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从而研究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一直是宏观经济学讨论的热点问题。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一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核心变量。净出口即出口与进口的差值。如果各项经济指标发展不平衡、不合理,将会严重影响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找出影响经济增长的主导性因素是非常有经济意义的课题。本文主要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因果关系反映了两个时间序列的先导滞后关系,揭示了事物间的发展规律,是目前很多科学研究中的热点。本文主要讨论了经典的格兰杰因果关系(GC)和新型因果关系(NC)。并通过具体模型例子比较了两种因果关系方法,发现NC比GC更好的揭示两个时间序列间真实的因果关系大小。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是从消费、投资、进口、出口这四个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中找出对GDP影响最大的因素,从而为制定宏观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我们先分析了各变量与GDP的相关性,然后分别用GC和NC方法分析了回归模型里各变量对GDP的因果关系大小,最后分析了线性模型里各变量对GDP的即期影响(Ⅱ)。通过对29个国家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1)绝大多数国家都表现出消费与GDP的相关性最强,从原始数据的变化趋势曲线也可以看出,GDP和消费有明显的同步性。2)基于双变量模型、多变量模型绝大多数国家都表现出消费对GDP的NC值是最大的,而GC方法得到的结果大都与经济事实不吻合。3)绝大多数国家线性模型里消费的模型系数是最大的,Ⅱ值也是最大的,从而消费对GDP的即期影响是最大的。综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到结论:消费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导性因素;NC方法比GC方法能更准确的揭示两个时间序列间真实的因果关系。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NC方法将会在经济学或者其他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图文】:

变化图,误差项,格兰杰因果关系,系数


(a)系数不变,误差项方差变化时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变化图;(b)误差项方差不变,系数变化时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变化图

消费对宏观经济的主导性因果影响分析


对tX1,有贡献的项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因果关系[J];股市动态分析;2008年27期

2 徐道一;;地学研究中的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1986年02期

3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盛杨燕;周涛;;《大数据时代》[J];中国电力教育;2014年01期

4 刘云升;论虚假陈述与损害间的因果关系[J];商业研究;2002年17期

5 雷鑫;中美关于侵权法因果关系分类问题的比较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周战强,李相宏,周泳敏;反倾销中因果关系的确定[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唐宇 ,张静;美国反倾销因果关系的五种裁定方法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5期

8 李建;论反倾销中因果关系的确定[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简泽;;论经济学中的因果关系[J];经济评论;2007年06期

10 刘维亚;;请给我结果,,我要改变——也谈执行力的因果关系[J];贵州农村金融;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刚;;试论溺爱式家庭与子女心理问题的关系[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简泽;;经济学中的因果关系[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胡月军;;再论假定因果关系的认定[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4辑)[C];2011年

4 肖祥云;;渎职犯罪因果关系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4辑)[C];2006年

5 刘凤英;;类别因果关系对基于类别的特征推理任务的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简泽;;经济学中的因果关系[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7 ;第三十章 货币一产出的因果关系和影响关系检验[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2卷)[C];2001年

8 冷英;莫雷;;隐含因果关系对不同阅读者确定代词意义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李伟;张怀金;;颅脑外伤与精神障碍的因果关系鉴定研究[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五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石峰;李群;朱一凡;王维平;;基于槽约束的行为因果关系追溯方法[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柴秉升;法医学鉴定中伤害赔偿的因果关系判定[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2 韩 疆;民事侵权因果关系判断[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李玉璧 刘 锐;民事侵权因果关系的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5年

4 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陈朝阳;证券侵权责任因果关系之法理分析[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余红蔓 蒋海英;车辆溜坡后致人死亡 责任依因果关系而定[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周光权;因果关系的判断[N];人民法院报;2003年

7 马栩生;因果关系推定研究[N];人民法院报;2004年

8 上海海事法院海事庭 汪洋;滞留单证与退税损失之间有无因果关系?[N];国际商报;2007年

9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 郭敬波;“因”与“果”的距离[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杨素娟;“举证责任倒置”与“因果关系推定”[N];中国环境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彬彬;美国侵权法中因果关系不确定的解决进路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王小艳;隐含因果关系中的自我服务偏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陈蔚琦;基于加性噪声模型的因果关系推断理论及其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4 葛洪涛;论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D];山东大学;2008年

5 丁小斌;特征间因果关系在归类中的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6 韩强;法律因果关系理论学说史述评[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7 张雪莹;俄语中的因果关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8 裘江南;汉语文本中突发事件因果关系抽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干红华;基于事件的因果关系可计算化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郭水霞;Granger因果关系的理论及其在系统生物学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栾兰;因果关系的逻辑解析及其科学价值[D];燕山大学;2009年

2 袁俊龙;浅论法律因果关系[D];山东大学;2014年

3 张齐家;药品缺陷责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刘晓倩;论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推定[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5 赵欣;论渎职犯罪中因果关系之认定[D];南昌大学;2015年

6 黄礼霖;在我国渎职罪司法实践引入客观归责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7 王维;低治愈率患者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黄毅;交通事故风险承担案例评析[D];湖南大学;2015年

9 施晓楠;论渎职罪中的因果关系[D];苏州大学;2015年

10 丁玉鹏;血液使用中的侵权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60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560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7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