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日本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典型事实及经济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2 12:05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高速运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超远程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和可利用、各国竞相实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并大幅度降低贸易壁垒等原因,国际生产分工的交易成本越来越低,从而使得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简称GVC)快速发展起来。在此背景下,国内外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对GVC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不断增多。然而,作者在梳理文献中发现,学者们目前还尚未系统研究日本参与GVC的程度、方式和地位演变情况,更是较少研究日本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经济效应,特别是对日本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由于日本长期以来在GVC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亚洲工厂中的总部经济,在亚洲尤其东亚价值链中占据核心位置。因此,深层次研究和剖析东亚价值链中心国家参与GVC的典型事实和经济效应对中国更好参与GVC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鉴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日本参与GVC典型事实和经济效应展开研究。第一,基于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学理论,剖析一国参与GVC影响其经济增长、就业数量和结构的理论机制。第二,利用增加值贸易数据,系统研究日本参与GVC程度、方式和地位的演变趋势。第三,基于增加值贸易和欧盟构建的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系统广义矩(GMM)计量方法,实证研究日本参与GVC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究适宜的GVC参与方式是什么。第四,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日本参与GVC的就业数量和结构效应。第五,剖析中国和日本发生GVC关联的机制以及两国在GVC中地位演变情况,并探讨中国赶超日本GVC位置的政策举措。本文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日本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和地位演变情况。总体来看,日本在GVC中的参与程度不断上升,但是其相对地位却不断下降。一是,不管根据中间产品贸易比重变化情况,还是根据总的垂直专业化率(VSS)和GVC参与程度指数的演变趋势,本文都发现日本在GVC中的参与程度大幅度提高,越来越依赖于从其他国家进口中间产品。二是,日本参与GVC的方式也在相应变化。从VSS的构成结构随时间的演变情况来看,日本中间产品出口中包含的国外增加值比重越来越大,且同一中间产品进出国界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这说明日本不断由利用GVC生产最终产品,转变为利用GVC生产中间产品。从VSS的来源地区构成来看,来自亚太地区的VSS比重逐年上升,其中来自中国的VSS比重上升尤为迅速。反之,来自欧洲和美国的VSS比重逐年下降。这表明日本越来越依赖于亚太地区价值链,其参与GVC的方式正在由全球化向区域化转变。三是,伴随日本参与GVC程度的不断加深,日本在GVC中的地位却表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这主要反映在:不管是对于全球整体而言,还是对于亚太、欧洲、美洲和世界其他地区而言,它们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中来自日本的比重显著下降。此外,日本在GVC中的位置也没有向更上游移动,但总体仍处于有利位置,在GVC中的收益较高。(2)日本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经济增长效应。本文通过散点图和拟合曲线发现,代表日本GVC参与程度的VS(vertical specialization)增长率、FVA(foreign value added)增长率、FDC(foreign double counting)增长率和GVC参与程度指数增长率与行业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这说明日本参与GVC对其经济增速可能具有促进作用。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GVC参与程度增加越快,行业的经济增速也越高,其中垂直专业化(VS)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行业增加值增速能提高将近0.02个百分点。但是,不同的GVC参与方式对经济增速的作用大小存在差异,其中浅度参与型GVC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较小或没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深度参与型GVC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更大且更显著。本文也发现,与亚太地区的GVC关联对日本各行业经济增长具有更大且更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与其他地区的GVC关联对日本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小或者不显著。(3)日本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就业效应。本文的计量实证研究表明,日本参与GVC对其总就业时间的增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参与GVC对日本各类型技能劳动力就业时间的影响存在差异,有利于中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时间的增加,但会对低技能劳动力就业时间增速产生负向的抑制作用。本文也进一步分析了产生这种影响的理论机制。相应地,日本参与GVC将使得其高技能劳动时间的比重显著上升,而使得低技能劳动时间显著下降,从而使得其劳动力结构升级。(4)中日全球价值链关联方式及中国的赶超策略。本文最后把焦点收回到研究中日两国的GVC关联方式、两者的相对地位演变以及中国的赶超策略,有以下几点发现。一是,中日两国主要通过东亚价值链发生直接或间接的GVC关联。直接的GVC关联方式包括:日本对中国的制造业外包;日本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如建立生产和加工基地;中国通过非加工贸易从日本进口中间产品和服务;两国之间的人员流动,包括专家服务、人员培训和学习、劳务输出等。间接的关联方式主要指两国通过第三方国家和地区发生各种类型的间接GVC关联。研究也发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日两国之间的GVC关联方式和相对地位在发生动态变化。在初始阶段,日本在两国GVC关联中发挥主导地位,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在两国GVC关联中的主导性作用越来越大。二是,中国和日本在东亚地区价值链中的地位演变情况。根据价值链长度和位置,以及两国在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国外增加值中的比重来看,日本最初在东亚价值链中占据着中心地位和主导地位,随后中国不断取代日本的位置及部分环节,与日本已经有基本同等的地位,未来甚至可能超越日本。三是,提出了GVC背景下中国赶超日本GVC地位的策略,中国可从提高出口中的技术含量和服务含量、采取各类全球价值链升级政策、深入推进与世界各国的自由贸易协定等举措入手,继续提高中国在GVC中的地位。本文研究有助于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认识日本参与GVC的演变规律和经验教训,为展开更全面且深入的理论研究、以及制定提高我国GVC地位和位置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此外,本文也有助于学者认清日本参与GVC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认识参与GVC对我国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影响,启发学者研究中国应如何参与GVC,以及应该与哪些国家和地区建立更深的GVC关联。而且,日本参与GVC的就业效应研究对我国有诸多启示,提醒我国提前做好准备,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减少参与GVC对劳动力市场的负面影响。
【图文】:

模型图,新贸易理论,克鲁格曼,模型图


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模型图示

价值链,地位,日本,增加值


图 6-1 日本在东亚地区价值链中的地位演变(1985-2005 年)资料来源:Escaith 和 Inomata(2013)。各字母分别表示:C 指中国,I 指印度尼西亚,J 指日本,K 指韩国,M 指马来西台湾地区,,P 指菲律宾,S 指新加坡,T 指泰国,U 指美国。其中,箭头代表中间段厚度代表行业之间的联系强度,线段长度表示行业之间的加权平均生产阶段average propagation length)。虚线圆环个数代表 APL 的值(4 舍 5 入值),可代表平。中国和日本对东亚各国(地区)出口国外增加值贡献程度视角价值链长度和位置以外,一国在价值链中的地位更多是指从价值链角对该国的依赖程度。这可以从一国对其他国家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的一国在其他国家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中的占比)来考察。WIOD 数据库家和地区,其中位于东亚地区的国家(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我们分别计算中国和日本出口的国外增加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1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建新;高运胜;常影;;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价格汇率弹性估计:垂直专业化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12期

2 刘洪愧;张定胜;邹恒甫;;新兴市场与全球价值链——基于增加值贸易的视角[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12期

3 张定胜;刘洪愧;杨志远;;中国出口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演变——基于增加值核算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5年11期

4 黎峰;;全球价值链下的国际分工地位:内涵及影响因素[J];国际经贸探索;2015年09期

5 马风涛;段治平;;全球价值链、国外增加值与熟练劳动力相对就业——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年05期

6 李清如;蒋业恒;;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日本出口价值分解[J];日本学刊;2015年03期

7 康振宇;徐鹏;;全球价值链时代的中日贸易分析——基于增加值的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04期

8 闫云凤;;中日韩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贸易增加值的测度与比较[J];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01期

9 卫瑞;庄宗明;;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J];世界经济;2015年01期

10 刘重力;赵颖;;东亚区域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依赖关系——基于TiVA数据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4年05期



本文编号:2595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595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d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