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与人才结构的耦合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23 02:28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能力已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全球经济竞争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创新成为了决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因此创新能力也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创新的主体是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人才结构的配合,高质量的人才将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并且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样吸引众多人才加入与创新相关的行业及岗位。国内外学者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较为深入,且很多学者已经证明了人力资源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显著影响,可见人才结构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确实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作用。为证明区域创新能力与人才结构之间的耦合性,首先以对文献及著作的研究为基础,了解区域创新能力及人才结构的相关理论,完成概念界定;其次通过对全国及各省市区域创新能力与人才结构现状的分析,发掘二者在整体及各区域在空间上可能存在的一致性,并在分析区域创新能力时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在分析人才结构时定义了人才结构指数;最后在区域创新能力与人才结构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模型构建来分析其耦合性,一方面通过构建耦合度模型来具体测量二者的耦合程度,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基础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来分别阐释二者在区域内部与区域间的空间耦合效果。在此过程中,创新点体现在直接研究区域创新与人才结构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并将空间计量的方法应用到耦合效果分析的过程中。通过应用文献法、定性分析、空间计量方法,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与人才结构之间的耦合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区域创新能力与人才结构具有很强的耦合度,但是空间耦合效果一般,其中区域内部的耦合效果优于区域间的耦合效果。由此提出建议,认为在区域发展中应适当培养并引进先进科技人才,合理优化人才结构,并加强区域间的人才合作,进一步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在区域创新的发展过程中也应加强相关宣传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到有益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相关行业中。
【图文】:

结论


图0-1研究框架图

创新能力,自相关,自相关检验,地域


创新能力局部自相关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1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斗;;中国“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的耦合性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2 覃聪;邓灵丽;;经济转型视角下区域人才结构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耦合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13期

3 詹湘东;王保林;;区域知识管理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5年05期

4 齐亚伟;;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5年04期

5 郭建鸾;郝帅;;跨国并购目标企业文化整合的影响因素与耦合机制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6 刘微微;孙茹;;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耦合度测度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07期

7 童心;于丽英;;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耦合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12期

8 芮雪琴;李环耐;牛冲槐;任耀;;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创新能力互动关系实证研究——基于2001-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06期

9 潘晓燕;;如何优化科技创新人才结构?[J];华东科技;2014年03期

10 傅利平;周小明;罗月丰;;知识溢出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耦合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沈宏婷;中国省域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时空耦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有国;区域经济和创新能力发展与人才资源结构相关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康鹏;辽宁省大学—产业合作创新的耦合性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4 宋丽萍;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及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5 周小明;高技术产业集群知识溢出及其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6 张延平;区域人才结构动态适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蒋成鑫;沈阳市产业结构升级与人才结构优化协调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2 王玲玉;区域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耦合性分析[D];安徽大学;2016年

3 李竹青;耕地质量与耕地景观格局耦合性研究——以都江堰市蒲阳镇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4 高妍伶俐;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能力[D];暨南大学;2014年

5 丁晖;区域产业创新与产业升级耦合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96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596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d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