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援蒙工人的派遣与回国安置研究(1955-1963)
发布时间:2020-04-08 09:47
【摘要】:1949年10月16日,蒙古人民共和国与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其后两国在文化、经济和科学技术之间的交流迅速发展起来。1955年,蒙古进入大规模的国民经济建设时期,但是蒙古自古以来都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技术型人才和劳动力相对比较短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蒙古向新中国提出派遣工人赴蒙援建的请求。中国同意派遣工人赴蒙援建的请求后,开始向以河北、山东、辽宁、河南等为主的北方省份下达通知,要求各省按照中央文件的指示展开援蒙工作。援蒙工作的开展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任务,对援蒙工作的探究既可以了解援蒙工人派遣与回国安置的整个过程,又可以通过构建“工人赴蒙援建”的整个历史过程,从而探讨援蒙过程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及中蒙关系,进而了解到中国对外援助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为中国对外援助的研究提供一个新案例。尽管,有关学者已经通过“工人赴蒙援建”事件对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和中蒙关系的变迁作了深入的探讨,但多侧重于从国家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对中国派遣工人“赴蒙援建”整个过程的介绍尚存在不足,关于工人回国后的安置也只是有少部分的提及,并没有具体的研究。因此,文章选取1955至1963年河南省的援蒙工人为研究对象,以相关文献和档案资料为依托,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图表法以及个案研究的方法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力求客观还原这一时期河南省援蒙工人派遣与回国安置的整个过程上,并对这一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第一章主要是探讨中国派遣工人赴蒙援建的背景。介绍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及中蒙关系的发展对中国对外援助的影响。蒙古工业发展对劳动力和技术人才的需要、解决旅蒙华侨问题的考量和中国对外援助理念的转变这些因素也都与当时中国派遣工人赴蒙援建有关。第二章主要是论述河南省援蒙派遣工作的开展过程。包括工人及家属的宣传动员、选拔、以及后期巩固工作的讨论。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河南省各类别工人的回国安置以及相关问题的处理情况。第四章主要是对河南省援蒙建设工作的评析。主要是从派遣与回国安置工作、援蒙工人和援蒙意义三个方面对河南省的援蒙工作进行分析和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27;F129
本文编号:2619200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27;F1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少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J];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12期
2 马立国;;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冷战后中蒙关系[J];学术探索;2013年09期
3 沈志华;;毛泽东与东方情报局:亚洲革命领导权的转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彬;“二五”计划时期上海劳动力支援全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于涌泉;中国对外援助状况研究(1949-2010)[D];吉林大学;2016年
3 温翠苹;21世纪中国与印度援助非洲对比研究[D];外交学院;2014年
4 满都海;冷战后的中蒙关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5 钢珠拉;冷战后蒙中关系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谷继坤;中国工人“赴苏援建”的历史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马晶莹;新中国成立后河南对新疆的人力支援研究(1956-1966)[D];新疆大学;2012年
8 石绍湘;中蒙关系分析(1949-1965)[D];外交学院;2010年
9 沈明春;第三方因素与中蒙关系的症结[D];外交学院;2008年
10 石金明;冷战结束后的中蒙地缘关系[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19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619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