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9 00:03
【摘要】:伴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和“一带一路”的顺利开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增长迅速。2017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增投资额合计为144亿美元,占总额的12%,同比增加3.5个百分点。在投资的产业分布中,不乏信息技术型的大型投资项目。研究我国对沿线各国OFDI是否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能否带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提升,对我国坚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和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影响因素,并梳理了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传导机理。接着着重分析了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情况和其中技术型投资的进展。随后,对中国各省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全样本估计,探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存在性、传导机制和吸收能力。最后,分别根据东道国发达程度差异和母国地区差异进行了差异性分析。主要实证结论如下:(1)全样本分析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可以显著提高中国各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存在技术效率低下的问题。吸收能力方面,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本存量和金融发展水平均不能有效提高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效果。(2)分东道国发达程度分析发现,无法辨别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存在东道国发达程度差异。在考虑了吸收能力指标(人力资本存量、金融发展水平之后),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效果没有提升。(3)分地区分析发现,中西部地区对“一带一路”沿线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而东部地区不显著。加入人力资本存量和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之后,不影响上述结论。中、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和金融发展水平对逆向技术溢出的抑制作用大于促进作用;而上述两个指标对西部地区没有显著影响。本文最后还根据模型结论和实证结果给出了政策建议。
【图文】:

技术溢出效应,结合法,实证分析,相关研究


研究路线图

技术溢出,传导机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传导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125;F83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哲;范彦成;陈衍泰;黄莹;;新兴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知识溢出效应——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OFDI的实证检验[J];中国管理科学;2015年S1期

2 周五七;;“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分布与挑战应对[J];改革;2015年08期

3 付海燕;;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实证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14年09期

4 王恕立;向姣姣;;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不同投资动机的经验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09期

5 董有德;孟醒;;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国内企业创新能力——基于我国分价值链数据的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09期

6 徐健;陈丽珍;;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母国吸收能力——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7 沙文兵;;东道国特征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4年05期

8 周经;蔡冬青;;企业微观特征、东道国因素与中国OFDI模式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02期

9 彭继增;黄昕;邓伟;;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吸收能力的实证检验——基于1992~2011年数据[J];武汉金融;2013年09期

10 揭水晶;吉生保;温晓慧;;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我国技术进步——研究动态及展望[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薇;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汪孙达;“一带一路”下OFDI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2 詹玲;金融机构发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6年

3 周晓玲;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对OFDI的影响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4 王静;对外直接投资、技术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5 高明月;技术寻求型OFDI影响我国技术进步的地区差异及门槛效应[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20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620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f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