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发展对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4 07:28
【摘要】:长三角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在我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区域内部普惠金融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门槛效应及不平衡性,在时间和空间两种维度上都存在明显差异。一方面,受普遍存在的城乡收入二元结构影响,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导致金融资源的不均衡配置,进而形成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局面;另一方面,金融行业自身存在的门槛效应抑制了普惠金融发展前期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因此,测算不同城市的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分析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受普惠金融发展影响程度,对于加快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长三角地区,农村经济主体通过普惠金融的平等、快捷、便利获得了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缓解所面临的融资困境,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提高收入的机会,进一步有效控制了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拉大的现状。本文依据长三角地区2006—2016年的数据构建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运用创新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选择金融服务可获得性、金融服务使用效率两个方面,测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定量测度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幅度,并运用简单回归方法进行指数的有效性检验。基于时间维度层面的考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长三角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1、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整体不高且地区差异巨大,各城市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基本与其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相契合。2、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门槛效应,但各要素的贡献度各不相同。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农村经济增长等控制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整体和分区的面板回归模型中表现迥异。最后,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长三角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不同影响效应,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图文】:
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理论分析。首先对普惠金融和城乡收入差距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对普融发展的经济效应作出简要的梳理和总结;最后从其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直接传制和间接传导机制方面作出机理分析。第三章:现状分析。本章从普惠金融目前发展的主要模式、城乡对比分析、供析三个层面对长三角地区普惠金融,并构建普惠金融指标体系,量化普惠金融发展同时对城乡收入差距现状作比较分析。第四章:普惠金融指数测算。利用现有数据测算长三角地区各城市普惠金融发度,量化分析比较,并进行指数的合理性检验,分析检验结果并得出结论。第五章:对普惠金融发展与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效应运用向量误差模型定量分析,根据实证结果得出在时间维度上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第六章:结论与政策建议。通过第四章普惠金融指数的构建测算及第五章的实析得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并针对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以期推动长三角地区普惠金融实持续均衡发展。1.3.2 研究框架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资金需求不强烈,承债能力较弱,因此金融需求主要集中体现在传统金融产品方面,诸如小额存贷款和提现服务,对于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提出更高要求。图3-2 普惠金融多样化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由图3-2可知,目前,银行类机构是普惠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例如信贷、保险、证券、担保、期货等其他多种金融行业与传统银行类金融机构没有形成互动合作体系,使得分工配合不够,无法形成互惠互利的可持续农村普惠金融体系。金融业内发展的不协调直接导致普惠金融服务的协同效应无法充分发挥,,更进一步说,不利于为普惠金融服务提供更加可行高效的运行保障,因此,金融服务供给难以契合多元的、带有明显特色的个性化普惠金融需求。3.1.3 城乡对比分析与城镇相比,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程度都略低,由于居民金融知识匮乏,金融机构经营风险较大,并且金融市场份额也相对较小,因此处于盈利性的角度考虑,传统的金融机构很少开发农村市场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7;F124.7
本文编号:2638691
【图文】:
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理论分析。首先对普惠金融和城乡收入差距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对普融发展的经济效应作出简要的梳理和总结;最后从其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直接传制和间接传导机制方面作出机理分析。第三章:现状分析。本章从普惠金融目前发展的主要模式、城乡对比分析、供析三个层面对长三角地区普惠金融,并构建普惠金融指标体系,量化普惠金融发展同时对城乡收入差距现状作比较分析。第四章:普惠金融指数测算。利用现有数据测算长三角地区各城市普惠金融发度,量化分析比较,并进行指数的合理性检验,分析检验结果并得出结论。第五章:对普惠金融发展与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效应运用向量误差模型定量分析,根据实证结果得出在时间维度上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第六章:结论与政策建议。通过第四章普惠金融指数的构建测算及第五章的实析得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并针对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以期推动长三角地区普惠金融实持续均衡发展。1.3.2 研究框架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资金需求不强烈,承债能力较弱,因此金融需求主要集中体现在传统金融产品方面,诸如小额存贷款和提现服务,对于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提出更高要求。图3-2 普惠金融多样化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由图3-2可知,目前,银行类机构是普惠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例如信贷、保险、证券、担保、期货等其他多种金融行业与传统银行类金融机构没有形成互动合作体系,使得分工配合不够,无法形成互惠互利的可持续农村普惠金融体系。金融业内发展的不协调直接导致普惠金融服务的协同效应无法充分发挥,,更进一步说,不利于为普惠金融服务提供更加可行高效的运行保障,因此,金融服务供给难以契合多元的、带有明显特色的个性化普惠金融需求。3.1.3 城乡对比分析与城镇相比,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程度都略低,由于居民金融知识匮乏,金融机构经营风险较大,并且金融市场份额也相对较小,因此处于盈利性的角度考虑,传统的金融机构很少开发农村市场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7;F12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浩;耿园;;对外贸易与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J];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07期
2 沈荣勤;;普惠金融与金融服务均衡化——以浙江与江苏两省为例[J];金融论坛;2014年09期
3 吕家进;;普惠金融体系的原则与重点[J];中国金融;2014年10期
4 任元明;王小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推进与城乡收入差距论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郑周胜;杨志平;陈岩;;基于反贫困视角的小额信贷利率问题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3年02期
6 江曙霞;陈玉婵;;金融约束政策下的金融发展与经济效率[J];统计研究;2011年07期
7 蔡彤;唐录天;郭亮;;以小额信贷为载体发展普惠金融的实践与思考[J];甘肃金融;2010年10期
8 许崇正;高希武;;农村金融对增加农民收入支持状况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5年09期
9 申晓梅;经济增长的反贫困效应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刘福毅,邹东海;从金融抑制到政策导向型金融深化:农民增收的金融支持研究[J];金融研究;2004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诗娅;贵州省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2 王聪;辽宁省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5年
3 吴代红;金融资本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演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38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638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