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贵州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4 17:08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我国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战略,极大的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了大量的资源物质消耗,但各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境内碳酸盐岩广布,人地矛盾紧张,经济发展水平总体滞后。近年来,贵州经济发展开始加速,但经济扩张的同时加剧了环境压力,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待加强。因此,选取贵州为研究区域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能值生态足迹理论研究贵州省生态经济系统,对1995-2014年贵州省的生态足迹及其承载力进行了测算,基于可持续发展指数,生态多样性指数,协调指数和单位足迹GDP产值等指标对贵州省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价,并筛选主要影响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贵州省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措施,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贵州省2014年生态承载力为10.4×10~6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29 hm~2/cap,人均生态足迹3.91 hm~2/cap,生态赤字为-3.61 hm~2/cap。20年间总体生态承载力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与气候变化导致的年均降水量有关系,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不升反降与省内人口数量变化有关系,人均生态足迹快速上升,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系。贵州省1995-2014年的生态足迹增长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1995-2002年,2002-2010年,2010-2014年,与国家政策导向相一致,反映了政策导向的发展驱动性。从生态足迹结构来看,煤炭、电力、猪肉、水资源和柴油是五大主要消费账户,反映了贵州省经济发展资源消耗的特性与社会民生的消费驱动性。从生态足迹结构上看,工业资源足迹逐渐取代生物资源足迹成为大头,这说明贵州省农业比重逐渐降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发展,矿产资源、能源消耗量所在迅速增大。(2)生态可持续性评价20年间,贵州省生态经济系统全部处于生态亏损状态,虽然逐年有所波动,但总体来看是不断增加的,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95-2002年,2002-2010年,2010-2014年,这与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阶段,我国提出的发展战略大致是对应的。贵州省的单位足迹GDP产值呈增加趋势,20年期间上升了0.562万元/hm~2,增幅498%,中间有小幅波动,其中2003年、2006-2008年以及2011年-2014年增幅较快,这与西部大开发战略、2008年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及生态经济、“生态贵州”有关系。在单位能值生态足迹增速较缓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这说明贵州资源利用率在提高,工农业能耗不断降低,技术要素占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适度,投入产出效率逐渐增高。贵州省的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等级一直为4级强不可持续状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等级居高不下表明贵州省生态经济系统内的自然资源承载量较大。减少生态足迹,提高生态承载力是一项紧迫的工作任务。生态多样性指数先升后降,说明土地利用倾向于高度利用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土地利用分配公平度降低,这与经济发展往往带来自然环境破坏,资源加速损耗的实际是一致的。贵州省生态经济系统协调系数持续下降,反映贵州省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性较差,两者没有达到良好平衡,处于欠佳状态。(3)驱动因素和相应措施驱动贵州省生态足迹增长的因素可以归结为社会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因素、资源因素。其中社会经济发展是主要驱动因素,产业结构和自然资源是次要驱动因素。主要解决措施有:注重政策导向,转变发展理念,发展低碳循环经济;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积极保护资源,加强贸易进口;加快推行新型城镇化战略。
【图文】:

路线图,论文研究,路线,岩溶化


图 1.1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南,少数民族聚居,人多地少,对该地区生态经济少。新实际情况,引入水土流失面积,岩溶化土地面积两将猪肉项目纳入耕地足迹进行讨论

贵州省,地理位置,苗族,自治州


第 3 章 贵州省地理概况第 3 章 贵州省地理概况3.1 贵州省区位贵州省,简称黔,位于东经 103°36′-109°35 ′、北纬 24°37 ′-29°13′,地处我国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辖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全省东西长约 595km,南北相距 509km,总面积 176167km2,占全国国土面积1.8%。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171;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永超;郭怀成;代超;;生态足迹预测模型优选——以武汉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2 王广成;李鹏飞;王菡;李恭建;;基于能值分析的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评价[J];生态学报;2015年13期

3 李春发;曹莹莹;杨建超;杨琪琪;;基于能值及系统动力学的中新天津生态城可持续发展模式情景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08期

4 丁蕾;吴小根;王腊春;章锦河;;水体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J];地理研究;2015年03期

5 黄洵;黄民生;;基于能值分析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泉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1期

6 李玉平;王晓妍;朱琛;乔瑞波;;邢台市水资源生态足迹核算与预测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4年03期

7 庞明月;张力小;王长波;;基于能值分析的我国小水电生态影响研究[J];生态学报;2015年08期

8 马明德;马学娟;谢应忠;马甜;;宁夏生态足迹影响因子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J];生态学报;2014年03期

9 安宝晟;程国栋;;西藏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动态分析[J];生态学报;2014年04期

10 王楠楠;章锦河;刘泽华;钟士恩;李升峰;;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系统能值分析[J];地理研究;2013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小龙;基于生命周期评价与能值分析的循环农业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2 周博;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3 李扬;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我国公路交通发展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4 郁钟铭;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张秀清;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南开大学;2009年

6 刘钦普;基于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永杰;基于能值分析的定西市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63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663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9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