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象雄至吐蕃经济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8 11:53
【摘要】: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藏族经济史的演进与中国经济史的演进相互杂糅、不可分离。藏族经济史的演变,对于藏族的塑造、中原王朝的经济史走向、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和中华民族对立统一格局的形成、中国西南疆域的确立等,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研究藏族经济史的开端,即象雄至吐蕃时期藏族先民的经济变迁,时间跨度长、空间范围广、古籍文献少,把握起来有一定难度,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考古、神话传说等材料的运用,成为解决这些困难的关键。本文以系统抽象法为研究方法,注重矛盾分析。由于藏族汇入中华民族的过程直到元明清时期才算完成,因此,吐蕃王朝及其前,藏族经济史的主体只能是生产生活于青藏高原的藏地先民,阶段划分只能以藏地先民的社会经济制度与合类性发展为标准,为此,本文将唐代吐蕃王朝解体之前的经济史划分为原始时期(约3万年前—约前10世纪)、象雄王朝时期(约前10世纪—7世纪)、吐蕃王朝时期(7世纪初至842年)三大阶段,依次经历了以采集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原始公社经济、以游牧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奴隶制经济、以定居农业生产方式所聚合的封建农奴制经济;与之对应,藏族先民实现了从小共同体向大共同体,即从氏族、氏族联合体到部族、部族联盟的合类性发展过程,文章的主体内容围绕这一主线展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原始社会藏族先民的氏族公社经济为主要内容,在此之前,对藏族族称、族源、族流进行了梳理,指出“藏族”这一族称凝结着地域、生产方式、历史与民族关系,现代英语仍使用的Tibet和Tibetan则是缺乏历史感的表现;然后,在指出民族溯源法局限的基础上,将藏族经济史的开端追溯到青藏高原有人类活动的远古时期,依托旧石器时代、细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以及藏族神话传说,梳理了藏地原始氏族从采集经济、采集狩猎经济向农耕游牧经济转变的经济规律。氏族社会后期出现的剩余产品为阶级社会的来临准备了经济条件,各氏族之间的联合与斗争又孕育了部族的雏形。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为藏族先民的部族奴隶制经济,其中又以象雄王国最为典型。散布高原的各部族以象雄部族为形式首领,形成了与中原商王朝类似的“共主”秩序,藏族传统史籍将此特定阶段称作“小邦时代”,始于氏族社会解体,终于吐蕃王朝建立,时间大体相当于中原的商代至唐初。古象雄王国因率先从原始的采集狩猎经济中发展出游牧生产方式,并依托地理位置,发展出高度繁荣的商业经济,一度成为“包罗万邦”的藏区政权。早期金属时代的考古学材料成为象雄部族奴隶制时代重要的生产力标志。虽有象雄王国作为形式上的首领,但各部族保有很强的独立性,并在不断的斗争与兼并过程中,转向了具有封建性质的部族联盟。第三部分以吐蕃部族联盟的封建领主制经济及其来源和解体为主要内容。首先梳理了吐蕃王朝的建立者——悉补野雅垄部族的经济演变过程,指出起源于雅砻河谷的悉补野氏族因率先实现了农业革命,使得定居农业较游牧经济的优势得以凸显,并最终在兼并扩张中,代象雄立吐蕃。然后是对唐代吐蕃经济史的系统梳理,本文认为,吐蕃王朝在建构过程中,通过设官与分封,实现了从部族奴隶制向“形官实封制”的过渡:吐蕃王朝虽在部族奴隶制基础上发展而来,在建构过程中虽借鉴了中原官僚制度的中央-地方职官体系,但无论原来的部族首领,还是后来的官僚贵族,实际上都过渡为封建领主贵族。另外,着重对唐蕃经济交往及丝路吐蕃道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吐蕃强盛以中原安定开放及丝路繁荣为前提,为今天藏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历史的启示。最后,对吐蕃社会的内在矛盾进行探讨,以封建领主制度下采邑奴户有限性与封建贵族世袭制之间的矛盾贯穿始终,这一矛盾的存在,不仅使得阴谋与内工成为吐蕃政治生活的一个主题,而且推动着吐蕃领土的扩张,使得吐蕃王朝的内政外交到达高峰,吐蕃的向外扩张则不仅在客观上奠定了中国西南边疆的基础,而且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演进方向产生了无法忽视的影响。吐蕃的对外扩张又带来了王室与领主贵族的矛盾,佛本之争不仅成为这一矛盾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应,而且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崛起了不同于传统领主贵族的僧侣贵族阶层,使得吐蕃王朝的矛盾集中于王室、僧侣阶层、世俗领主三大主体,且崇佛抑本所带来的世俗领主贵族权力的削弱、僧侣贵族阶层的崛起、王室权力的加强,非但不是吐蕃解体的原因,而且有效遏制了吐蕃因对外扩张带来的领主贵族权力的急剧膨胀,避免了吐蕃政权的过早分裂,延长了吐蕃王朝的寿命。然而,吐蕃封建部联盟性质未变,王室与领主的矛盾并未得到解决,部族联盟最终走向解体。
【图文】:

藏族,藏区,冈底斯,藏北高原


同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共同体及不同的语言,并在政治和宗教影响下,具有了区划的逡逑含意义。与藏族这一共同体形成发展相伴随,产生了阿里、卫区、藏区、安多、康区五逡逑大藏区,后发展为卫藏、安多、康三大藏区及相应的藏族分支。逡逑藏族分区的形成,,既有其自然基础,又受到历史、政治的影响,多样的地貌类型是逡逑藏族分区形成的自然条件。青藏高原虽称高原,但实际上却是由帕米尔高原、昆仑山、逡逑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巴彦喀拉山、横断山脉、祁连山、阿尔金山、可可逡逑西里山等群山构成的组合体(见图1-2)。位于青藏高原南部边缘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逡逑上海拔最高的山脉,构成古代民族间难以逾越的地理界限;在喜马拉雅山脉北面与其南逡逑北对峙的是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系,雅鲁藏布江穿过其中(见图1-2)。以冈底斯-念青逡逑唐古拉山系为界,以南是藏南谷地,以北是藏北高原(见图1-1);冈底斯-念青唐古拉逡逑山系东侧尾端则是横断山区(见图1-2),由此构成了青藏高原三大自然区域:藏南谷逡逑地、藏北高原、藏东高山河谷。逡逑

藏族人,格局,藏族


余省区仅有藏族的零星分布,总人口不过63600人,仅占全国藏族总人口的L邋01%邋(见逡逑图邋1-3)邋0逡逑表1-1藏族集中分布省区?逡逑省区逦西藏逦四川逦青海逦甘肃|云南|逦合计逡逑人□逦2716388逦1496524逦1375059逦488359逦142257逦6218587逡逑占藏族人邋口比例逦43.24%逦23.82%逦21.89%逦7.77%逦2.26%逦98.99%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129


本文编号:2669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669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2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