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3 06:03
【摘要】: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体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专利申请及授权数量在不断上升,经济实现高速增长,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1985年到2016年,我国的专利授权总量由111件增长到162.9万件,伴随着专利法的修改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在此期间,以2005年为转折点,我国的基尼系数在迅速增大后,目前仍保持在高位。专利作为技术进步与创新的结果和动力,它对收入差距是否有影响?本文使用分组加权法测度了我国29个省(市、区)1995~2015年的面板数据,在此基础上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专利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专利的增加会显著扩大地区收入差距,专利数量增长1%会使收入差距扩大约0.02%。这一结论在使用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回归时依然成立,在使用去掉自治区的样本、滞后1年的专利变量以及改变空间矩阵后的空间溢出工具变量进行回归时依然稳健;由于使用专利度量技术创新是国内外普遍做法,因此,文章衍生出技术创新会扩大地区收入差距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政府应该鼓励专利创新,构建创新生态、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劳动力素质、加强民主建设,创造机会均等环境、保证公民权益,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306;F124.7
【图文】: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年份(年)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黑龙江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河南 湖北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图 3-2 29 省(市、区)专利授权量变化趋势图Fig.3-2 Trends of 29 Provinces’ Patents Authorization的空间分布情况区创新水平在空间上的关系,本文使用 2010 年及 2据绘制了全局 Moran’s I(莫兰指数)散点图。如图示(2015 年数据),在省级层面,地区技术创新水水平或者低水平的相关(一、三象限)。
图 3-4 Moran’s I 散点图(2015)Fig.3-4 Moran’s I Scatter Graph (2015)距的现状计算述,度量收入差距的因素有很多,而国际上使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基于省级层面,从数据的可等学者的基础上,使用分组加权法计算了 19体居民收入基尼系数[15]。本文基尼系数的计是洛伦兹曲线图中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数的公式:111=1 ( )ni i iiG Y Y PPY 人口, 为第 i 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为
本文编号:2726905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306;F124.7
【图文】: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年份(年)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黑龙江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河南 湖北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图 3-2 29 省(市、区)专利授权量变化趋势图Fig.3-2 Trends of 29 Provinces’ Patents Authorization的空间分布情况区创新水平在空间上的关系,本文使用 2010 年及 2据绘制了全局 Moran’s I(莫兰指数)散点图。如图示(2015 年数据),在省级层面,地区技术创新水水平或者低水平的相关(一、三象限)。
图 3-4 Moran’s I 散点图(2015)Fig.3-4 Moran’s I Scatter Graph (2015)距的现状计算述,度量收入差距的因素有很多,而国际上使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基于省级层面,从数据的可等学者的基础上,使用分组加权法计算了 19体居民收入基尼系数[15]。本文基尼系数的计是洛伦兹曲线图中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数的公式:111=1 ( )ni i iiG Y Y PPY 人口, 为第 i 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林辉;赵景;李金城;;劳动收入份额“U形”演变规律的新解释:要素禀赋结构与技术进步方向的视角[J];财经研究;2015年10期
2 孙永强;颜燕;;产业升级、人口结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3 王宇新;姚梅;;空间效应下中国省域间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科学决策;2015年03期
4 陈斌开;曹文举;;从机会均等到结果平等:中国收入分配现状与出路[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06期
5 林毅夫;陈斌开;;发展战略、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J];经济学(季刊);2013年04期
6 田卫民;;省域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测算及其变动趋势分析[J];经济科学;2012年02期
7 李斌;陈超凡;万大艳;;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估算及其与收入分配差距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魏浩;赵春明;;对外贸易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2年01期
9 武鹏;周云波;;行业收入差距细分与演进轨迹:1990~2008[J];改革;2011年01期
10 徐舒;;技术进步、教育收益与收入不平等[J];经济研究;2010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少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测度和影响因素及其对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26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726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