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5 16:38
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是后发地区推动经济发展较为现实的路径。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最为活跃的地区。盐城是长三角城市群中的重要一员,承接上海先进产业转移是盐城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机遇和重要战略取向。当前上海争全力推进“五大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而目前上海开发强度已经达到36%,后续建设的空间潜力有限,需要向外疏解非核心功能。盐城要素资源富集,特别是土地、劳动力、生态资源丰富,加之盐城与上海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紧密的现实联系,随着盐通高铁的开通和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研究利用好这一机遇是盐城当前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论文学习借鉴政府管理理论、产业经济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分析了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的动因研究、模式研究和对策研究,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和逻辑框架。文章认为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服务长三角一体化这一国家战略需要,助推上海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也能加快盐城新型工业化进程。文章分析了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现状和问题,认为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有着良好的历史渊源、园区飞地、产业联系和分工基础,但也面临政府推进进程滞后、承接平台建设滞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配套能力滞后的现实问题,这些因素共同制约着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进程。文章在分析盐城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南通、嘉兴等地区经验做法,具体分析总结了影响区域产业转移的因素。在政府政策选择方面,资源约束和环保压力,倒逼发达地区必须加快产业转移。而后发地区,政府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手段,搭建好共建平台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普遍做法,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长期任务。在区位交通方面,既影响企业的运输成本,也影响转移地和承接地人文和经济联系。在产业配套方面,往往对产业集聚和产业链配套要求高的企业,更有吸引力。生产要素方面,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影响企业经营成本,进而影响产业转移方向。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共同影响着区域间的产业是否能够进行有力和顺畅地转移。基于上述分析,文章认为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是在高铁时代、信息时代背景下,实现盐城跨越转型发展、产业快速崛起的重要机遇,必须抓住抓好,具体提出对策建议。要发挥政府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建立完善组织机制、交流机制上,力求在完善产业政策、建立利益平衡机制上有所突破。要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下功夫,加快提升高铁、港口、机场、高速等功能水平。要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载体,在共建园区、生态旅游、人才合作和市场互通上下功夫。要明确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对接和服务上海“五大中心”建设,在产业、金融、贸易、航运和科创领域与上海进行分工合作。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127
本文编号:2741734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127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 主要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础理论和研究综述
一、基础理论
(一) 政府管理理论
(二) 产业经济理论
(三) 区域经济理论
二、对产业转移的研究
(一) 产业转移的动因研究
(二) 产业转移的模式研究
(三) 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
三、其他城市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研究
第三章 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意义
(一)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二) 上海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三) 盐城加快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现状
(一) 盐沪合作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二) 盐沪合作具有良好的飞地平台
(三) 盐沪合作具有一定的产业联系
(四) 盐沪合作具有分工的协同基础
三、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问题分析
(一) 承接平台建设滞后
(二) 交通基础建设滞后
(三) 产业配套能力滞后
(四) 政府推进进程滞后
第四章 影响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
一、政府政策选择
二、区位交通条件
三、产业配套水平
四、生产要素禀赋
第五章 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政府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二、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三、着力打造承接上海产业的平台载体
四、明确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
第六章 结语
一、研究发现与主要结论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安娜;刘海荣;;长三角城市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空间极化与辐射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2 顾新月;;长三角城市群府际合作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13期
3 任以胜;陆林;朱道才;;基于空间关联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8年03期
4 程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进程中南京的发展定位和战略选择[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8年05期
5 张俊;;解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J];地理教育;2017年02期
6 ;2017年“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读书与成长”教育征文评选活动启事[J];上海教育科研;2017年03期
7 胡小武;;城市群的空间嵌套形态与区域协同发展路径——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7年02期
8 ;读书与成长 2017年“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教育征文动员会召开[J];上海教育科研;2017年04期
9 李婧;;温丽衢接轨长三角城市群之路径[J];浙江经济;2017年09期
10 王海虹;卢正惠;;城市群经济集聚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J];中国市场;2017年17期
本文编号:2741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741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