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理论视阈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2 11:28
【摘要】:近年来,受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之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对于解读和改革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理论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其中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一般规律,其科学性和客观性在历史发展实践中一再被证实。本文选择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理论作为切入点和理论基础,阐明两大部类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两大部类动态关系,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对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论述。追溯了两大部类理论的思想来源,通过对两大部类理论的形成过程的梳理,明晰两大部类产生的时代背景,为论述两大部类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作好准备。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理清生产和再生产,个别资本生产与社会资本生产等相关概念,是理解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根本。明晰基本概念后,分别从社会资本再生产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论述社会再生产问题。通过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前提、核心和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几个方面的论述,证明了两大部类划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为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现实奠定理论条件。第三部分对两大部类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一直以来,列宁总结的“优先增长”客观规律都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重要拓展和创新。正确理解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前提下,两大部类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的平衡,能帮助我们理解当前两大部类的结构失衡的表现。当前,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问题就是生产资料生产过剩导致的结构失衡问题。最后一部分,从理论回归实践,不仅证明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当代价值,也是理论的最终归宿。通过对理论的阐述,我们可以对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得出以下认识:一是社会再生产的经济规律要求社会供需实现基本平衡;二是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已经出现供需失衡的严重问题;三经济新常态的现实状况对经济发展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因此,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经济新常态的应然之举,更是探求经济转型的创新路径。为了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着手,分别从“提高理论认识”、“三去”,维护供需结构平衡、“一降一补”,提高两大部类质量三个大方向探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091.91;F121
本文编号:2751887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091.91;F1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柏胜;;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消费导刊;2008年15期
2 刘光杰;两大部类平衡发展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J];江汉论坛;1983年11期
3 吴树青;略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正确运用再生产理论问题[J];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83年01期
4 朱家桢;;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吗?[J];经济研究;1979年12期
本文编号:2751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751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