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我国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6 16:59
【摘要】: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促进经济活动和创新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集聚,培育经济创新转型发展带或区域创新增长极,实现区域创新活动的合作与发展成果的共享,对于深入贯彻并实施创新、协调与共享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推进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必须重视创新的空间相互作用本质,把促进区域间的创新联系与互动放在突出位置。在现阶段,各区域间的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具有怎样的时空演变特征,如何进一步优化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是本文的核心内容。本文回顾和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进一步明确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的内涵,指出其具有多样性、资源流动性、自组织性、动态性、开放性与共赢性,并分析了其在促进知识流动与扩散、优化配置资源、推动技术进步等方面的作用。阐述了相关理论基础,包括知识溢出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社会网络理论。详解了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机制,包括知识溢出场机制、市场驱动机制以及政府推动机制,并从内源力及市场机制、外驱力及合作机制、耦合力及网络化机制三方面分析了区域创新空间网络的演变机制。实证研究步骤为:首先,基于区域间创新联系的双向性和不对等性以及区域创新产出综合评估两方面修正传统引力模型;然后,对2000-2015年我国31省市区的创新联系强度进行测算;最后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我国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的密度、中心度以及凝聚子群,分析了我国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层面的网络密度低,主要源于西部地区较弱的创新联系。“多中心驱动”网络正逐渐形成,但网络的空间结构极不稳定,大致形成领导子群、桥梁子群、净受益子群及孤立子群四种小团体;分区域层面的网络密度与创新产出均呈显著的东-中-西梯级差异,东中部地区网络中心密集,西部地区缺乏中心,陕西和四川有潜力成为西部地区的创新增长极。最后,在分析我国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时空演变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的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124.3
【图文】:

政府推动,作用图,机制,区域创新


临较高的搜寻、谈判成本。但网络的存在可降低或避免交易费用,一方面,由于区域间长期创新协作关系的存在,成员间彼此熟悉,信任带来可靠性,固有联系带来可预见性。另一方面,区域间的非正式关系网络为网络内知识的溢出和扩散提供了另一个重要的渠道,有效促进新知识、新技术迅速流动,可直接避免纯技术市场交易或并购所需的交易成本。创新本身就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活动,加之技术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高技术的竞争性,使得各区域创新主体不得不向外配置创新资源,与其他合作伙伴互动,共同分担风险、共享收益。因此,规模经济效应寻求、交易成本费用降低、经营风险共担等市场因素驱动了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2.3.1.3 政府推动机制在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网络中,各创新主体即为各省级行政区域。政府推动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形成体现了各创新主体“跨行政”与“跨区域”的思想,突破了“人为行政划分”与“传统区域观念”对知识流动的束缚。

变化图,区域创新,变化图,均值


图 3. 1 2000-2015 年区域创新产出均值变化图结果显示,各地区创新产出水平均呈上升态势,但地区间差异显著,呈中-西梯度递减特征。其中,东部地区领先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紧追其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西部地区创新产出则明显落后。因此,亟待打破区域间产出能力不平衡态势,培养跨省市的区域创新协作网络,在不断提高微观活基础上形成总体创新优势,实现大联合、大协作。3.3 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区域创新产出空间关联测度本文选取全国 31 个省市区作为研究对象,并沿袭传统划分方法,划分为西①三大地区进行分区域分析。区域创新产出评价指标类的数据来源于 2001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科动人员规模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距离数据”来源于利用百度地图以“最短路程”为限定条件检索的每省会城市间的公路距离,部分缺失数据利用指数平滑法计算得到,且均经过

区域创新,网络形态,空间关联,演变图


图 4. 1 2000-2015 年区域创新产出空间关联网络形态演变图4.3 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的动态演化4.3.1 网络整体密度动态演化网络密度越高表明节点区域之间的创新联系渠道越多、创新要素流动越频繁。根据式(4.1)得到可用来表征网络整体结构特征的网络密度演变情况(图 4.2)。从全国 2000-2015 年的整体网络密度来看,除 2009、2010 年稍有下降外,呈缓慢提升趋势。总体上,2015 年的网络密度为 0.2923,较 2000 年网络密度 0.1742提升了将近 1 倍,但整体网络密度不高,在最大潜在联系数量为 930 的情况下目前仅存在 290 条联系,说明区域间创新联系较为稀疏。因此,2000-2015 年区域创新产出空间关联网络整体上呈现“稳中有进、联系不足”的特点。从 2000-2015 年东中西地区网络密度可以清晰地看出,创新网络的密度呈现不均衡态势,其中东部、中部地区网络密度显著高于全国网络密度,对外创新联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琳;龚胜;;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度动态评估与比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23期

2 白俊红;蒋伏心;;协同创新、空间关联与区域创新绩效[J];经济研究;2015年07期

3 邹琳;曾刚;曹贤忠;陈思雨;;长江经济带的经济联系网络空间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5年06期

4 王春杨;张超;;中国地级区域创新产出的时空模式研究——基于ESDA的实证[J];地理科学;2014年12期

5 蒋天颖;;浙江省区域创新产出空间分异特征及成因[J];地理研究;2014年10期

6 蒋天颖;谢敏;刘刚;;基于引力模型的区域创新产出空间联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地理科学;2014年11期

7 周志鹏;;山东省区域创新能力产出的空间相关性研究[J];特区经济;2014年02期

8 刘丹;闫长乐;;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与机理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12期

9 解学梅;;协同创新效应运行机理研究:一个都市圈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3年12期

10 张友志;顾红春;;江苏省县域创新产出的空间关联与时空演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6期



本文编号:2771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771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1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