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中原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9 17:18
【摘要】:近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加剧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稳定性。受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变化的影响,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中原城市群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重要枢纽,基于此,探究中原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升中原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更有助于我国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后发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首先,借助熵权-TOPSIS模型测度2000-2017年中原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其次,采用时间差异测度方法和空间格局分析方法考察其时空演变;最后,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据此,提出提升中原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对策。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时间演变来看,2000-2017年中原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区域内和区域间差异、开放型经济子系统差异均呈扩大的趋势。具体来看,中原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明显增强;区域间与区域内的差异均呈波动增长的态势,且区域内核心区的差异是中原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产生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2000-2003年,中原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差异主要是因为产业开放子系统的差异,2004-2012年社会开放子系统是其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2013-2017年投资开放子系统是其差异的主要贡献者。(2)从空间分布格局演变来看,2000-2017年中原城市群开放经济发展水平标准差椭圆的中心明显向北偏东方向发生转移;其分布方向始终为“西北-东南”走向;标准差椭圆形态更加狭长,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在“西北-东南”方向上呈现扩散发展的趋势,在“东北-西南”方向上表现出集聚分布的趋势;标准差椭圆面积减小,空间布局均趋于集聚分布。(3)从空间关联格局演变来看,2000-2017年中原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全局空间集聚效应增强,相关关系表现出由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转变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空间上呈现出由随机分布转向集聚分布的状态;局部空间自相关主要由HH区和LL区主导,空间同质性大于空间异质性;HH区空间范围明显扩大,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原城市群中西部,LL区由在东部集聚演变为在东南部集聚,中原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已形成“中西部高、东南部低”的空间关联格局。(4)从空间变异格局演变来看,2000-2017年中原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结构特征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空间自组织性造成的结构性分异增强,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不同时期各方向上的均质性有所区别,全方向与西北-东南方向上的空间变异增强,南-北、东北-西南、东-西方向上的空间均质性均有所提升;三维空间经历了由双极核到多极核再到单极核的演变过程,高值极核区范围明显扩大,形成以郑州为核心的高值孤点。(5)从影响因素来看,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区域政策对中原城市群目标市域和区域整体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均产生正向影响,对相邻市域则产生负向影响;城镇化率对相邻市域和区域整体产生较显著的抑制作用;降低城镇登记失业率能使目标市域开放型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互联网宽带用户比重、与区域内中心城市的区位关系3项指标提升对目标市域、相邻市域和区域整体的开放型经济均产生正向影响;交通连接度指数对相邻市域具有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内港口城市的区位关系提升会阻碍目标市域、相邻市域和区域整体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此外,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对目标市域开放型经济的提升作用最明显,与区域内中心城市的区位关系对相邻市域和区域整体的正向影响最大;与区域内港口城市的区位关系对目标市域、相邻市域和区域整体均产生最强的阻碍作用。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根据开放型经济的内涵,构建涉及贸易、投资、金融、产业、社会等子系统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指标体系构建提供借鉴。此外,在进行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变量设计时,不仅考虑地区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等社会经济因素,而且纳入区位条件及区域宏观调控等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127
【图文】:

钻石模型,产业发展


(1)生产要素包括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初级置、资金等;高级要素包括熟练的劳动力、基础设施、专门才等[94]。初级要素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与高级要素相比,较内容丰富,掌握着产业的发展方向及产业发展程度,是产业指市场对某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包括需求结构、规模及国业和辅助产业指能为主导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产业,包括产)产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竞争分析主要指产业的组织模式、家才能等。(5)机遇主要指科技的发展、创新、汇率波动府:市场经济环境中,政府对对产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展,但能通过政策的宏观调控为产业发展创造稳定的外部环竞争优势理论强调多种要素共同构成区域对外贸易的优势,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中原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

示意图,示意图,亳州市,淮北市


市、新乡市、焦作市、许昌市、漯河市、济源市、鹤壁市、商丘市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信阳市、驻马店市,山西省的长治市徽省的蚌埠市、淮北市、阜阳市、宿州市、亳州市。据此,确定 30 个市域单元,如图 3-1 所示。

变化图,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差异


中原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年均 0.87%的速度由 2010 年的 0.0544 上升至 0.1242。②2000-2017 年,中原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加权变异系数以年均 0.46%的速度波动增长至 0.5871,且变化较为剧烈,具体可分为 3 个阶段。一是 2000-2010 年的波动变化阶段,这一时期的加权变异系数有所提升;二是2010-2014年的持续上升阶段,在2014年达到0.6133;三是2014-2017年的先上升后下降阶段,加权变异系数先增长至 2016 年的最大值,达 0.6350,随后在2017 年下降至 0.5871。整体来看,与 2000 年相比,2017 年中原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有所扩大,表明在研究期间内中原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呈扩大的趋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泓;;中国是否到了全面推进开放型经济的新阶段?[J];国际经济评论;2015年04期

2 程乾;方琳;;生态位视角下长三角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J];经济地理;2015年07期

3 陈升;潘虹;;中国省域开放度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199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06期

4 裴长洪;;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扩大开放的绩效评价[J];经济研究;2015年04期

5 刘晔;周志波;;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环境税效应研究述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2期

6 姚士谋;张平宇;余成;李广宇;王成新;;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2014年06期

7 曾国彪;姜凌;;贸易开放、地区收入差距与贫困:基于CHNS数据的经验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03期

8 程钰;刘雷;任建兰;来逢波;;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对山东省91个县域的定量分析[J];地理科学;2013年09期

9 王鑫;;中原城市群各市开放型经济指标比较研究[J];北方经济;2013年10期

10 辛晓睿;曾刚;滕堂伟;程进;;生态脆弱的民族地区钻石模型的适用性研究——以甘南州玛曲县为例[J];经济地理;2012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孟宁;反倾销的动因与影响研究:异质性视角的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D];浙江大学;2017年

2 朱邦耀;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经济空间格局演化与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3 殷阿娜;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评估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4 方叶林;中国省域旅游业效率及演化机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5 史雅娟;中原城市群空间格局的多中心网络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6 王晓峰;杰弗里·萨克斯的经济转型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传明;后发优势理论视阈下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年

2 贾继庆;内陆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

3 李晓丽;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宁夏大学;2016年

4 张艳秋;中国金融开放测度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6年

5 赵淑婷;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度的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6 姜良强;贵州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5年

7 周晓雯;中国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赵梅;国际贸易理论演变的逻辑分析[D];云南大学;2010年

9 高博;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10 杨光;中原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973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7973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f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