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广东省海陆产业协同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3 10:22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海陆产业的协同发展越来越受到各沿海城市政府的普遍重视。坚持海陆产业的协同发展对于海陆统筹发展以及区域内部经济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海洋经济大省,广东省非常注重海洋资源的开发以及海洋潜力的挖掘,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海洋渔业、海洋盐业以及海洋船舶业等相关的传统海洋产业为基础,滨海旅游、海工装备、海上风电、海洋公共服务以及海洋生物等新兴海洋产业为重点的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随着广东省海洋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海陆关系也逐渐变得更为复杂。一方面,海陆产业上的相互依托、资源要素上的相互补充,使得海陆产业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二者协同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要素的独有性,造成临海资源利用冲突加剧,海陆产业发展空间争夺严重等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广东省海陆统筹战略的实现以及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综合评量广东省海陆产业协同发展的程度,消除海陆产业协同发展的壁障,实现广东省海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系统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海陆产业协同发展的内涵、相关的概念以及动力系统的解释和论述,深入理解海陆产业协同的内在关联性、互补性及联动性的内涵;结合广东省海陆产业发展的实际,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以及海陆资源的利用三个方面对广东省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发展现状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首先,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建立广东省海陆产业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有序度模型和协同度模型对广东省海陆产业协同发展进行测度,分析广东省海陆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最后从海陆产业联动开发、提高海陆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海陆产业关联性为基础、延伸海陆产业链,合理布局海陆产业、提升海陆优势产业等三个方面提出广东省海陆产业协同发展的相关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五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127;P74
【图文】:

海洋产业,陆域产业


间“量”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之间相互依托、资源要素上的相互补充。海陆产业各具优势,二者共同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实体,对于整个产业系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二是从图2—1的产业结构相互对应来看,海洋产业和陆域产业的产业结构存在着相互对照的关系,这种对照关系在海陆产业的各个因素中都有相关的体现[42]。三是海洋产业和陆域产业在布局上紧密联系,在现有的发展条件下,沿海陆域仍然是海洋产业布局的主要承载体,以海洋产业为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仍然需要在陆地上进行生产和经营。图2-1 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结构对照图2.2 相关概念界定2.2.1 海洋产业产业是经济活动的载体,是经济系统中的基础单元。与陆域产业的相关研究和理论相比,人们对海洋产业的认识还不深刻,还没有对其相关概念进行统一的标准界定。根

海洋产业


为关联性海洋产业。在此定义的基础上,本文将海洋产业划分为如下层级,具体如图2—2所示。图2-2 海洋产业层级分布2.2.2 陆域产业陆域一直以来就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一直以来都是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按照区域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对象的划分原则,将产业划分为海洋产业和陆域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秉刚;;我做一个望远镜[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6年10期

2 杨爱丽;;“世界的海陆分布”说课稿(湘教版)[J];地理教育;2017年06期

3 葛燕琳;;行为体验中彰显学科育人价值——以“海陆的变迁”一课为例[J];地理教学;2017年18期

4 李永红;;想学生之所难 想学生之所疑[J];地理教学;2007年05期

5 刘新民;张亚男;范柳;;山东省海陆经济统筹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年02期

6 陈亮东;胡东伟;;试论“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的海陆联运建设[J];中国市场;2017年12期

7 周俪;;福建省海陆经济耦合发展可行性及实现路径分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02期

8 徐子明;;从文物古迹看南江流域对海陆丝绸之路的对接作用[J];丝绸之路;2016年22期

9 ;诗书画苑[J];中国老年;2016年05期

10 宗莲籽;Cherry;刘力同;;北京瑰丽酒店 龙庭 豪华海陆盛宴与宫廷盆菜[J];餐饮世界;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少春;;在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推动海陆一体化开发[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王建龙;;加强滩海陆岸油田企业安全管理的探讨[A];2006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成刚;张锡宝;;山东“蓝区”建设“海陆统筹”的认识与思考[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4 孙加韬;;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机制研究[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5 王傜萱;;浅析海陆经济的统筹发展[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6 赵亚萍;;基于海陆一体化的山东省海陆产业关联性分析[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南京海陆科技[A];“澄天杯”第三十六届中国硫与硫酸技术年会暨2016年废硫酸/含硫废液再生制酸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8 邓云锋;韩立民;;海陆经济板块的互动关系及其一体化建议[A];“海洋经济研讨会”报告选编[C];2005年

9 ;第一篇 海陆统筹与可持续发展[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朱坚真;师银燕;周映萍;;科学发展观与南海区域海陆统筹发展战略初探[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辽宁师范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 教授 李靖宇;大连须力争成为海陆统筹先行区[N];中国科学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方晓淦;海陆开战夺取涠洲 古老珠城全境解放[N];北海日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张冠年;防城港:海陆并进开新局[N];广西日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张冠年;防城港 海陆通达活力增[N];广西日报;2018年

5 记者 李慧 通讯员 罗腾飞;我市坚持海陆“一盘棋”同步执法[N];连云港日报;2019年

6 陈丹;共建海陆新通道 开拓发展新机遇[N];现代物流报;2019年

7 记者 汪文汉 通讯员 黎云;提出武汉建海陆双自贸通道[N];长江日报;2019年

8 陈磊 万松镜;海陆协同,15分钟摧毁敌机[N];中国国防报;2019年

9 记者 王璐怡 通讯员 蓝永龙 时庆;千余民兵海陆显身手[N];浙江日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简文湘 通讯员 范燕莹 秦玉贤;海陆融通共建“一带一路”[N];广西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滋承;出口海陆仓融资质押率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8年

2 王倩;我国沿海地区的“海陆统筹”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3 滕欣;海陆产业耦合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4 卢宁;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孙加韬;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曹可;环境约束下的辽宁省海陆产业统筹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于丽丽;中国海陆经济一体化及其驱动机理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8 吴雨霏;基于关联机制的海陆资源与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李军;海陆资源开发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姜彦宁;基于滚装的海陆一体化运输优化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滕;星载SAR海陆交界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梁寒;多测度融合的海陆分割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3 李超;广东省海陆产业协同发展评价体系研究[D];五邑大学;2019年

4 黄倩倩;广西海陆产业联动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5 张海涛;上海陆晟公司德林特轮胎营销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6 周映萍;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环北部湾海陆统筹问题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0年

7 程永炜;中国海陆平衡发展战略研究[D];辽宁大学;2017年

8 高颖淇;出口海陆仓融资收支利率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8年

9 杨U

本文编号:2801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801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b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