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淮海经济区城市协同发展综合评价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7 16:44
   区域协同发展的焦点在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和联系。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协同发展逐渐成为区域提升综合实力,应对国内外激烈竞争的重要手段。淮海经济区处于重要的地理位置,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但同样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在制约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对全国新型城镇化的合理推进造成不利影响。所以,科学评价该区域城市协同发展并促进城市之间的交流协作,既能提升淮海经济区自身发展能力,也能促进全国城镇化更优发展。将淮海经济区作为研究案例,归纳梳理其演进过程。淮海经济区由20世纪80年代的14个地、市逐渐扩展为包括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在内4省的20个城市,经历了“联合协作(1986-1999年)—规划引领(2000-2009年)—一体化建设(2010-2014年)—重要节点建设(2015年至今)”四个主要阶段。通过梳理区域协同发展相关概念、内涵及理论,构建由经济、社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四个子系统共26个指标组成的淮海经济区城市协同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相对熵组合赋权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2007-2016年淮海经济区城市协同发展进行评价,并从淮海经济区城市协同发展总体、各城市静态与动态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体来看,淮海经济区四大子系统各自的协同发展水平偏低,迫切需要增强资源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的协同发展。通过综合评价分析,总结淮海经济区城市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五点主要问题,即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弱,中心性不强;市场细分,产业趋同现象严重;行政区划束缚,缺乏高层协同机构;生态形势严峻,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基础设施不完善,无序竞争现象严重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城市建设、市场、产业、治理、服务、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协同等七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学位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127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析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区域协同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2.2 综合评价方法模型
    2.3 区域协同发展研究理论基础
3 淮海经济区概况及城市协同发展综合评价模型
    3.1 研究区概况
    3.2 淮海经济区城市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来源
    3.3 淮海经济区城市协同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4 淮海经济区城市协同发展综合评价模型
4 淮海经济区城市协同发展综合评价分析
    4.1 淮海经济区城市协同发展总体评价
    4.2 淮海经济区各城市静态评价
    4.3 淮海经济区各城市动态评价
5 淮海经济区城市协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1 淮海经济区城市协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5.2 淮海经济区城市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云;;将徐州打造成淮海经济区文学中心的可行性与对策研究[J];淮海文汇;2019年01期

2 唐安宝;;强化徐州在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的思路和对策研究[J];淮海文汇;2017年04期

3 臧丽;;浅析淮海经济区的低谷崛起[J];淮海文汇;2012年02期

4 陆文;;苏鲁豫皖四省十城领导聚首徐州共谋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J];大陆桥视野;2018年12期

5 吴根平;孟婷;张艳;;以高质量中心城市建设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J];群众;2019年02期

6 马继刚;;淮海经济区跨境电商发展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年11期

7 陈敬霄;;淮海经济区城镇化时空格局及驱动力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年06期

8 盖军元;李瑾奕;;香樟在淮海经济区的应用分析[J];绿色科技;2018年19期

9 ;聚焦淮海经济区建设[J];群众;2017年12期

10 赵立群;;昂起淮海经济区发展的龙头[J];群众;201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房吉;沈正平;;我国东部沿海欠发达地区发展及其与发达地区经济差异的协调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王振波;朱传耿;徐建刚;;省际边界区域边界效应的测定——以淮海经济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俊儒;;电力体制改革形势下的“三位一体”主动服务机制建设[A];2017年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实践——2017年度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优秀论文大赛论文集(下册)[C];2018年

4 中共临沂市委党校课题组;王举生;李抒望;;临沂市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实践和基本经验[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全媒体记者 魏宁 通讯员 王媛;打造淮海经济区一流科技创新载体[N];徐州日报;2019年

2 本报全媒体记者 孟祥 通讯员 胡宝;打造淮海经济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盛会[N];徐州日报;2019年

3 全媒体记者 郑微;全面聚焦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N];徐州日报;2019年

4 本报全媒体记者 甘晓妹;共识共治 共保一片蓝天[N];徐州日报;2019年

5 全媒体记者 范海杰;淮海经济区10市在徐签署合作备忘录[N];徐州日报;2019年

6 记者 黄顺 通讯员 葛飞;淮北等淮海经济区10市签署合作备忘录[N];淮北日报;2019年

7 记者 黄顺;淮海经济区又有大动作[N];淮北日报;2019年

8 全媒体记者 魏宁;抓好项目建设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推动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N];徐州日报;2018年

9 记者 黄U_峰;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召开[N];菏泽日报;2018年

10 记者 李道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在徐州举行[N];商丘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忠泉;行政中心设置与区域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天歌;淮海经济区地方政府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2 杨婷惠;淮海经济区城市协同发展综合评价及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3 马明珠;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中政府合作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4 徐子昂;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5 韩世静;淮海经济区发展的政治战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6 张小露;基于GlobeLand30的淮海经济区CO_2浓度时空演变特征分析与预测[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7 李肖肖;淮海经济区物流空间联系及轴辐物流网络构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8 丁平;鲁苏省际边缘区竞合与规划发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9 赵雨蒙;淮海经济区城市关系测度和网络结构[D];江苏师范大学;2018年

10 张元昊;淮海经济区FDI效应的时空格局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28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828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5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