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的经济效果评价及其机制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18 18:36
   2012年12月21日,经国务院审批通过并由中国人民银行等十二部委联合发布的《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标志着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泉州金改”)的正式成立。泉州金改的主要目的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引导和盘活社会资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进泉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泉州金改已经实施六年,泉州金改的经济效果如何?泉州金改的实施是否显著地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增长?如果是,泉州金改又是通过何种作用机制去影响实体经济增长的?这些均是本文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推导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泉州金改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实证地评价了泉州金改的经济效果。首先,本文在现有文献及理论推导的基础上,提出了泉州金改影响实体经济的金融效率、资本投入以及边际生产率等三项作用机制。然后,本文利用2005--2017年3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实证地评价了泉州金改的经济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泉州金改虽未能有效地促进实际人均GDP的增长,但显著地增进了实际人均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此外,研究结果显示,泉州金改对三次产业的作用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其中,泉州金改对人均第二产业产值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人均第一产业产值和人均第三产业产值则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进一步使用因果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探讨了泉州金改影响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泉州金改分别通过金融效率渠道和资本投入渠道显著地促进了人均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并具有较强的稳健性,且金融效率渠道的效能远强于资本投入渠道的效能。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泉州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泉州金改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一是增强泉州金融市场服务能力,提高金融效率;二是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三是支持研发投入,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学位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832.7;F127
【部分图文】:

泉州,实际GDP,和合,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实际人均 GDP、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等指标的真实值与合成值较为接近,其他指标偏差较大。图 4.1、图 4.2 则更加直观地分别刻画了泉州及合成泉州实际人均工业增加值与实际人均 GDP 的演变路径。从图 4.1、图 4.2 我们可以看到,在泉州金改实施前,合成泉州在人均实际工业增加值及人均实际 GDP 方面均能很好的拟合真实泉州。在泉州金改实施后,泉州的人均实际工业增加值开始逐渐高于合成泉州的人均实际工业增加值,且二者偏离程度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泉州与合成泉州的在人均实际 GDP 这一指标上却无相似的变化。甚至,泉州的人均实际 GDP 还一度低于合成泉州的人均实际 GDP。

泉州,工业增加值,和合


图 4.2 泉州和合成泉州人均实际工业增加值 1为进一步揭示泉州与合成泉州在人均实际 GDP、人均实际工业增加值等方面的差异和量化“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改革”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在表 4.4 给出了在 2005-2017 年期间,泉州与合成泉州各经济增长指标差值(即泉州的实际观测值减去合成泉州的测算值)。从表 4.4 可发现,2005-2012 年,泉州和合成泉州的人均实际工业增加值始终在-650 元——500 元之间波动,但从 2013 年开始泉州的人均实际工业增加值开始显著地高于合成泉州的人均实际工业增加值,且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在 2017 年,泉州和合成泉州的人均实际工业增加值的差距达到顶峰——泉州的人均实际工业增加值相较于合成泉州的人均实际工业增加值高 6259.08 元。而泉州和合成泉州的人均实际 GDP 差距在 2005-2012 年和 2013-2017 年两个时间段内均始终在-1500元——2300元之间围绕0值波动,无明显的增大或减少的趋势。不过二者之间差距的振幅存在一定的扩大迹象。

差距,和合,泉州,实际GDP


2007 -314.62 -45.502008 -632.82 -103.952009 177.78 1507.772010 -130.24 -71.352011 365.74 -630.532012 492.96 -485.592013 1623.93 -8.692014 3267.69 1234.482015 4005.05 2211.902016 4708.62 -1510.962017 6259.08 535.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佳;朱巧玲;;民间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J];金融论坛;2015年02期

2 鞠晓生;卢荻;黄朝峰;管瑞龙;;正规金融体系改革、内部资金乘数效应与中国企业总资产增长——以1994—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例[J];经济学(季刊);2015年02期

3 袁志刚;余静文;;中国人口结构变动趋势倒逼金融模式转型[J];学术月刊;2014年10期

4 李强;徐康宁;;金融发展、实体经济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09期

5 蔡昉;;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6 周小川;;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J];金融研究;2011年01期

7 王贤彬;聂海峰;;行政区划调整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10年04期

8 鲁晓东;;金融资源错配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吗[J];金融研究;2008年04期

9 王景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10期

10 雷建;论虚拟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2846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846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7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